赞许道:“就依你所言,叛党家属概不牵连。
我打算对殷琰的家人从优相待,你以为如何?”
兴宗连忙拱手称赞道:“此计甚妙,既可笼络人心,又能安抚远方。”
宋主彧听后,当即吩咐侍臣前去慰问殷琰的家人,并让他们修书一封给殷琰,劝其迷途知返。
这时候,有人提议说,殷孝祖的外甥荀僧韶可以派上用场。
宋主彧一想,对呀,于是就派荀僧韶去找殷孝祖。
僧韶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来到了兖州。
他顾不上休息,直接就去找孝祖。
一见孝祖,僧韶就开门见山地说:“舅舅,您知道吗?
景和那家伙,凶狂的劲头,从古至今都没听说过。
现在,咱们的主上已经把那些坏蛋都给收拾了,重新让国家安定下来。
可没想到,还是有一群糊涂蛋在那儿捣乱,搅得人心惶惶。
就算老天爷让坏蛋得逞,最后也肯定是祸事连连,没法收拾。
舅父,您从小就胸怀大志。
您要是能召集起那些勇敢的人,一起去辅佐明君,不仅能平定乱世,还能让你的名字永远留在历史上!”
孝祖一听这话,心里那个激动啊。
他猛地站起来,袖子一挥,大声说:“还等什么!
我孝祖,早就想干一番大事业了。
老婆孩子先放一边,我现在就带人去建康!”
说完,孝祖也不犹豫,立刻就召集了文武官员两千人。
他跟大家一说这事儿,大家都纷纷响应。
一致表示愿意跟着孝祖和僧韶一起去建康,为国家的安定出一份力。
就这样,孝祖带着两千人,直奔建康。
那是会稽那边的叛军,像潮水一样,越逼越近。
城里城外,人心惶惶,大家都想四散而逃。
就在这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孝祖的人马赶到了。
大家看到这副景象,心里总算安定了些。
宋主彧一看孝祖来了,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立马提拔他为抚军将军,让他负责指挥前锋的各路军队,赶往虎槛去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