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才二十八岁就去了。
这消息一传出来,竟陵王子良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他本来就因为忧愁烦闷生了病,但还是硬撑着身子去吊丧。
这一去,哭得是撕心裂肺,结果回来之后,身体更是每况愈下。
眼瞅着子良的身子一天比一天瘦,跟皮包骨似的。
大家都知道,他这是病入膏肓了。
有一天,子良把身边的人都叫到跟前,有气无力地说:“我估摸着,我时日不多了。
你们出去瞅瞅,门外头应该有啥不一样的动静。”
大伙儿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赶紧出门去看。
这一看,可不得了。
淮河里头,密密麻麻的鱼,得有上万条,全都浮到水面上来了。
鱼一条接一条地,齐刷刷地往城门那边游。
大伙儿慌忙跑回来,想跟子良说这事儿。
可一进门,就见子良喘得厉害,喉咙里头痰响得跟拉风箱似的。
大伙儿还没来得及开口,子良就突然一口气没上来,就这么奄然而逝了,年纪才三十五岁。
子良是当时有名的贤王。
他特别喜欢结交有名望的学士。
天下的文人才子,都像星星聚月亮一样,汇聚到他的门下。
其中有个叫刘瓛的,还有他的兄弟们,他们一向品行高洁,对当官没什么兴趣。
子良想请刘瓛来做他的记室,说白了就是帮他处理文书、出谋划策的。
可刘瓛呢,硬是不答应。
子良又给他安排了个步兵校尉的官职,刘瓛还是坚决推辞。
这刘瓛啊,在京城里可算是个大学问家,好多文人墨客都跑去跟他学习。
世祖皇帝知道了,还特地给刘瓛盖了个学堂,划拨了房子让他住。
学生们都高兴坏了。
可刘瓛却叹了口气说:“房子太好了,有时候反而是祸事。
这么漂亮的屋子,怎么能安心住呢!
皇帝让我拿它当学堂用,我还怕将来惹麻烦呢!”
子良听说刘瓛这么有学问,就亲自去拜访他,态度特别诚恳。
两人一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