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凌晨二更天,中书舍人沈徽孚和内廷直阁单景俊也正在那里焦急地等待着。
见到萧子恪的到来,他们二人如同见到了救星一般,连忙迎了上来。
在简短的交流之后,他们一致决定由萧子恪向皇上禀报此事。
此时,皇上萧鸾正在梦中沉睡,被萧子恪的敲门声惊醒。
他派人打开门,只见萧子恪光着脚丫子站在门外,不禁大声呵斥道:“子恪,你可知罪?”
萧子恪心中一凛。
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从容不迫地答道:“皇上圣明,臣子恪并无任何罪过。”
说着,他上前一步,目光坚定,语气铿锵有力地说道:“王敬则意图谋反,欲立臣为皇帝,但臣从未答应过他。”
皇上萧鸾闻言,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
萧子恪继续说道:“皇上,若臣真的答应了叛党王敬则的请求,又岂会再来见您?”
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皇上终于解除了对萧子恪的怀疑。
此时,萧子恪趁热打铁,又向皇上恳切地陈述道:“贸然杀害宗室成员,必将引发朝野动荡,臣请求皇上切勿听信遥光之言,放过高帝、武帝的子孙。”
他的言辞恳切而有力,仿佛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皇上萧鸾听罢,沉思片刻后,终于点了点头。
他命令景俊传话下去,不准随便杀害任何一个人,并赐给高帝、武帝的子孙饭菜,让他们第二天一早都回家。
同时,他还任命萧子恪为太子中庶子,以示嘉奖。
就这样,萧子恪凭借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终于挽救了高帝、武帝子孙七十多人的性命,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生机。
当萧鸾命令景俊传话,严令不准随便杀害一人,并赐给高帝、武帝的子孙饭菜,让他们第二天一早各自回家时,萧子恪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深深的欣慰。
他深知,自己凭借智慧和勇气,不仅救下了众多无辜的生命,也为自己赢得了一线生机。
然而,在南齐的朝堂之上,并非所有人都如萧子恪一般忠心耿耿。
王敬则,这位南齐的开国功臣,曾为南齐朝廷立下过赫赫战功,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