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目前能做的,就是在各方面落子,再等着开花结果。他继续处理政务,临近午时,王宗濋来了:“臣王宗濋,拜见官家。”
赵桓摆手道:“舅舅不必多礼,坐!”
王宗濋半边屁股坐下,连忙道:“官家,臣带着殿前司的禁军,完成了李家的查抄和处理。”
“李家的田产地契和商铺,都已经换成了银子。”
“目前,有六万两黄金、四百六十万两白银,总数超过了五百万两银子。”
“臣是把所有的钱送入国库,还是交由官家的内帑负责?”
赵桓直接道:“所有的钱交给内帑,送去户部转眼就没了。”
朝廷的财政,非常艰难。
尤其是赵佶带着一批人去了江南,截断了江南送来东京的财税物资,更让朝廷的财政雪上加霜。
恰是如此,赵桓必须把钱控制在手中。
王宗濋点头道:“臣后续就安排。”
赵桓问道:“舅舅执掌殿前司,目前殿前司有多少兵力。”
王宗濋的神情有些尴尬,回答道:“回禀官家,殿前司登记在册的士兵,多达十二万人。”
“目前在军中的,只有五万余人。”
“五万人中,又有两万多的老弱,真正的青壮顶多两万五千人。”
“在两万五千多人中,还有很多的泼皮无赖,桀骜狂妄,不听号令,连点卯都不参与,很难办。”
赵桓黑了脸,问道:“你没想过整顿一番?”
王宗濋叹息道:“无法整顿。”
赵桓更觉得疑惑,问道:“为什么无法整顿?”
王宗濋解释道:“殿前司,以及其他的侍卫二司兵力,有少数是募集的青壮精锐。”
“可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地方造反被收编,才进入禁军。”
“一批一批的人造反,就一批一批的收编。”
“渐渐地,收编的贼匪和泼皮越来越多,他们平常不点卯,也不出现。一旦要为难他们,稍不如意就又跑去落草为寇。”
“朝廷无法剿灭地方的贼匪,又会收编。”
王宗濋叹息道:“久而久之,就没人再去管不点卯的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