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为他打算,就把工作给了大儿子。
而薛家之所以条件不错,就是因为附近几个村子就薛洪涛一个木匠,各家要打什么家具都得找他。当然,革命期间不能投机倒把,一般都是‘换’,要么用东西换,要么偷摸给钱。
可一旦教给外人,那外人学会很可能过河拆桥,这种事儿又没法说理去。
这种情况也的确存在,谢阳也理解,他想了想道,“但咱们这是有正规手续的家具厂,进了厂那就是工人,是拿工人工资的,如果只有他一个木匠,那这家具厂根本就开不起来,所以他想当这个工人,就必须带徒弟。明秀不也是他亲自教的吗?如果您许诺给他家两个名额,您觉得他会不会答应?”
钱有才思索起来。
手艺传承,目的也是养家糊口,如果给两个名额,薛洪涛能不答应?
钱有才道,“这个可以,毕竟没他这手艺家具厂开不起来。”
谢阳一听就知道钱有才是支持的,便道,“那我去跟薛大叔提前谈谈?”
“也行。”钱有才道,“如果真能成,必须给你记一工。”
谢阳问,“那我有什么好处?”
他这人也不避讳,办家具厂可不是发扬风格,他是为了自己,他来彩虹湾才几个月,什么归属感,什么感情,那都是屁话,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他可不愿意劳心劳力的干活。
钱有才抽着烟说,“厂长这个职位肯定得我牵头,副厂长的职位我会给你。但你也知道,我还得管着村里的事儿,所以厂里的一些事儿你都得一把抓。”
谢阳一听心里乐开花,忙道,“您放心,为了我自己我肯定也得好好表现。”
他犹豫了一番道,“大队长,那人员上,知青那边是不是也得有名额?”
钱有才一愣,明白他的意思,“那当然,不过名额不会太多,你也要有心理准备。”
谢阳伸出三根手指头,“除了我至少三个。”
一些体力活的他可以不要,但加工出来家具得往外销售,他要的是这个名额,因为村里人眼界受限,不如知青。
两人就这么说定,钱有才先去公社跑关系问程序,谢阳则去跟薛洪涛商量这事儿。
之所以他去说,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