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含光全名卫含光,父亲名为卫博陆,字子孟。
卫博陆(霍光)是康熙五十年过来的,自动配妻子陈氏,儿子卫伯,卫仲、卫叔,女儿卫含光,因为自己名字里也有个‘光’字,卫博陆对这个女儿极尽疼爱。
卫博陆看到自己秃了一半的脑袋,第一反应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什么谨守臣子本分、忠君爱国,这话他没说过!
但考虑到当时的环境,他没钱、没兵、没人,想实现梦想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没关系,先苟着,机会是要等的。
卫博陆从考科举开始,含光三岁那年武举高中一甲第三名,授官从三品指挥同知。
这倒不是卫博陆的水平就到探花,而是前面两个姓氏尊贵,他不控分也是这个结果,不过官职上自己努力了一把。
卫博陆经过比较九龙的实力、爆发力,一头扎进雍亲王怀抱,成为麾下第一忠臣猛将,之后深受重用。
当时雍亲王麾下已经有了年羹尧,后来多了隆科多,但因为卫博陆是汉人,又有两个让雍亲王如鲠在喉的对照组作比较,加上他一向谨言慎行,忠心耿耿,风头一度盖过隆科多和年羹尧。
雍正登基后,卫博陆以汉人之身获封一等公,成为正一品掌銮仪卫事大臣,他感激雍正的知遇之恩,涕泗横流,指天立地发誓,士为知己者死,但有所指,不敢不从。
雍正龙颜大悦,封了个将军把他放到西北制衡年羹尧,卫博陆手里有了兵权,造反进度正式开始读条。
前面有好心人趟路,卫博陆跟在年羹尧身后占尽便宜,三天八百字、五天一千字的写折子表白,这边什么天气、中午吃了什么都要跟雍正汇报。
就连母马生了小马,孩子们都想要,该给谁的问题都希望雍正给出主意,恰好雍正有个明君贤臣的梦想,他还就吃这一套。
卫博陆一套小连招下来,雍正每次提起他都竖大拇指,说这是肱骨之臣。
当雍正对年羹尧忍无可忍痛下杀手后,西北就剩卫博陆一人独大,他惶恐的上书说做不了这边这么大的主,请求雍正把他调回去。
雍正对卫博陆的识趣非常满意,还让他管着西北军务,不过派了个参军过来,然后卫博陆开始和参军比内卷,早请示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