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两个童男童女为何不戴面具呢?”
工作人员热情满满,“他们只是神明的随从,还算不上真正的神。对于他们,我们一般会在其脸上进行彩绘,以此作为一种基本的遮挡,也就不用戴面具了。”
云景与工作人员交谈了约莫半个小时,对这座寺庙的情况了解得十分透彻。
眼前供奉的这位神明,确实与阳都县志上所记载的一致,就连其座下的童男童女也能对应上。
此地与阳都相距不远,所以也深受旱灾的侵袭。
大地干裂,一片荒芜,寸草不生。
为了活下去,百姓们陷入绝境,有人无奈吞食观音土,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整个世界仿若坠入炼狱,惨不忍睹。
直到神明降临,甘霖随之落下,暂时缓解了旱情。
然而降雨虽解一时之渴,粮食短缺的问题却依旧严峻。
就在众人绝望之时,神明座下的童女大展神威,轻轻一挥袖,无数粮食凭空出现。
童子施雨,童女送粮。
正是他们二人的善举,拯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否则当年不知要有多少人丧生在这场天灾之中。
工作人员热情地将云景一行人,引领至专门的待客之处,泡上一壶香茗,继续介绍。
“咱们这座寺庙秉持正道,供奉的是神明及其座下仙童。但在许多地方,比如一些村子里村民自建的小庙,就没有供奉神明,而是单独供奉童男童女。”
“要是你们在附近打听,听闻谁家供奉一对男女神明,那大概率就是这对童男童女。不过,历经岁月变迁,很多地方的供奉已然变了模样,或许已不能算是最初的那两位神明了。”
所谓供奉变形,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神像多次重塑,原本矮小或年轻的形象,逐渐被塑造成高大威猛之态。
这样的改变虽无不可,但总归不够正统,极有可能致使神明弃庙而去,不再庇佑此地。
而凡人往往难以察觉,依旧虔诚供奉,庙宇的香火便会吸引来一些魑魅魍魉。
打个比方,某座小庙重塑神像时,可能出于追求美观,又或是家族传承有误,将原本女童模样的神明塑成了大汉。
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