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顺这边,着急忙慌赶到镇上码头,没找着自家闺女。
又是急的,又是热的,满头的汗,也顾不上擦。
围着镇子找了一圈,还是不见闺女。
这丫头,已经出镇子了?
心里很是自责,是他们把丫头给逼走了呀。
担心盖过了一切。
看到旁边有个烟酒杂货铺,门口放着公用电话。
镇上码头外来人员比较多,经常要跟家里人联系,因此这些小铺子,门口都装了电话。
按分钟收费的。
这时候的电话还需要转接,有专门的接线员。
到1987年,也就是一年后,模拟电话出来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哥大”,像个砖头块一样。
从那开始,电话才越来越方便。
刘昌顺把洋车子停好,过去给村委会打了个电话,让家里媳妇来接。
只希望闺女已经回家了,或是跟家里联系了。
媳妇徐桂玲接了电话,还真带来了好消息。
“你去广播台找找去,那丫头说,找了广播台的工作。”
“丫头打电话跟你说的?”
刘昌顺激动道。
“不是丫头,广播台的领导,一个女的声音。”
“那就好,那就好,我去广播台看看。”
“嗯嗯。”
挂了电话,付了钱。
广播台也好找,院里有个铁塔,传播信号的,算是镇上的标志性建筑。
问了人,很快就找到了。
只是不巧,人家这会儿已经下班了,看大门的都没让他进。
“下班了,下班了,有事明天再来。”
看大门的老头,拦着他道。
“老大哥,我闺女在这里面工作,我想进去看看。”
刘昌顺对看大门的老头道。
老头一听,是广播台工作人员的家属,态度立刻转变了许多。
客气道:“你去她住处找吧,下班了已经。”
“行,辛苦大哥了。”
“不客气。”
没找着人。
闺女住哪,他哪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