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反令李世民折服?】
【唐太宗欲封禅泰山炫耀功绩,魏征以“国力未盈、民生未安”力阻。】
【唐太宗宠爱长孙皇后之女长乐公主,欲破格厚赐嫁妆,魏征以“不合礼制”谏止,甚至搬出汉明帝嫁女典故,迫使太宗让步。】
【他主持编修《隋书》时,刻意凸显隋炀帝刚愎拒谏之祸,实为警示唐太宗“勿重蹈覆辙”。史书笔锋,亦成谏言利器。】
隋文帝杨坚看到这里,起身一脚踹在跪伏在地的杨广脑门上,怒不可遏地说道:“你这个孽畜!”
“朕倒是要看看,你以后都造了什么孽!”
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杨广,在心中把天幕骂了八百遍。
天幕害我啊!
【魏征并非一味强硬,其谏术充满政治智慧。】
【他常趁太宗心情愉悦时进言,如《谏太宗十思疏》写于贞观十一年盛世初显之际,以“居安思危”敲响警钟,既切中时弊又不显苛责。】
“可恨!每当朕心情刚好的时候,魏征这老货就跳出败坏朕的心情!”
唐太宗李世民一掌拍在桌案上,胸口剧烈起伏,真的生气了。
【魏征在谏言中,多引经据典,将批评包裹于历史教训中。】
【比如借“荀悦论君道”暗讽太宗渐生骄矜,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警示民生之重。】
【魏征主动将自己定位为“逆鳞之臣”,甚至对唐太宗坦言:“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既表明立场,又给太宗留足明君台阶。】
【正是因为魏征的谏言,帮助唐太宗避免了有可能发生的过失,塑造了开明的政治风气,为贞观盛世奠定了基础。】
“这魏征真不简单!既不伤皇帝的颜面,也把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汉光武帝刘秀点头赞扬,对魏征的种种劝谏手段表示欣赏。
【魏征为官期间,主张“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提倡广开言路、轻徭薄赋、节俭务实。】
【参与修订《唐律》,推动法律宽简,强调“德主刑辅”。】
【他主持编修《隋书》《群书治要》,总结前朝兴亡教训,为贞观之治提供历史借鉴。】
“天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