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监视各自工厂的情况。”
陈水生看了看时间,轻声提醒道:“时间差不多了,大家赶紧散了吧。记住,回去后一定要小心,别暴露了。起义的日子不远了,咱们都得做好准备。” 众人纷纷起身,看似若无其事地离开了仓库,各自消失在夜色中。
1926 年 12月26日,上海的街头弥漫着紧张压抑的气息,空气中仿佛都能嗅到即将爆发的战火味道。在法租界一处隐蔽的小楼里,灯光彻夜未熄,众人正围坐在一张堆满文件和地图的桌前,进行着计划的最后一步。
其中一位先生沉稳的说道:“同志们,此次任务关乎重大,每一个细节都不容有失。我们已将作战区域划分为闸北、南市、浦东、吴淞等七个部分,每个区域都要有明确的作战目标与行动方案。” 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穿透眼前的地图,看到即将到来的战斗场景。
罗先生微微点头,补充道:“闸北作为核心区域,敌军兵力最为集中,我们要重点部署。北站,作为沪宁铁路的枢纽,是重中之重,务必拿下,切断军阀与外界的铁路联系。同时,天通庵车站也至关重要,一旦起义打响,要迅速切断军阀援军从该方向的进入。”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着对局势的精准判断。
赵先生翻开手中的情报资料,接着说:“通过我们在敌军内部的同志,已经掌握了淞沪警备司令李宝章部的详细部署。他们在各重要据点都设有重兵把守,警察局、兵营等防御工事坚固。但我们也了解到他们的弱点,我们的工人纠察队可以利用街巷熟悉的优势,采取灵活的战术,出其不意地攻击他们。”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标记出敌军的重要据点和可能的进攻路线。
此时,负责组织工人纠察队的侯进如站起来汇报道:“目前,我们已经秘密训练了五千余名工人纠察队队员,他们热情高涨,都做好了为革命献身的准备。不过,武器方面仍是一大难题,我们仅筹集到三百余支枪支,手榴弹等自制武器数量也有限。”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忧虑,深知武器的短缺可能会给起义带来巨大困难。
先生思考片刻后说道:“武器问题我们再想办法,一方面继续秘密购买和制造,另一方面,在起义过程中,要善于从敌人手中夺取武器。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