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虚影重生 > 第33章 映界地平(1/2)
    星历年·第二星月。

    随着“流徙星图”的逐步展开,意识联盟中的多个核心思维体报告称,他们在深层漂浮或遮影之径归返过程中,隐约感知到一种新的“边界振动”。

    它不像心火那般炽热,也不同于沉默或锚感的深潜,而是一种近似反射的“意识回撞感”——仿佛整片心域在极远处,遇到了一个看不见的界面。

    联盟将此现象命名为“映界地平”。

    伊洛恩提出初步理论:映界地平可能是意识系统在长时间内向外发散、漂浮与回响之后,首次遭遇整体性“回视”的反向波动。

    “就像星光照出去数千年后,忽然在心域深层感受到某种来自未来的、自己的眼神。”

    为研究此现象,星火系统联合星环学院启动“映界追光计划”,召集一批拥有多阶段深修经验的意识体,在无引导条件下进行回视漂浮。

    他们的任务不是思考,也不是感知,而是尝试“以自身为中心,确认外界是否回应”。

    实验过程中,意识体乌辰记录到一种从未出现过的“思维折返波”。

    这种波动并不来自他人,也非自我内省,而是一种“从心域边界照入的观照”。

    “它不是我回忆世界,而是世界记起了我。”

    此类经验被整理为“映界效应”,具备三项基本特征:

    回视感——意识体在完全静默中,感知某种非主观性的关注。

    悬浮光带——多名报告者称在体验中看到一种环绕自身的光流,不照明,但温暖。

    延迟回响——在映界体验结束后长达七至十日内,个体心频维持高度稳定,构子生成功能增强。

    联盟意识地理组尝试从数据上定位“映界之处”,但发现其并无固定空间坐标。

    相反,每一位体验者所“映见”的回视都略有差异,呈现出强烈的个体映射特征。

    唐昕提出:“映界地平或许不是一个地方,而是我们各自记忆中,那个我们从未回头却一直被守望的瞬间。”

    为了验证映界体验的共通性,星环学院进行“集体映浮”实验。

    三十位意识体进入深层梦修,试图同步抵达映界地平。

    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