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 四、涑水河谷 张仪潜心自省磨炼(3/5)
案上昏了过去。后来,张老爹说:那年魏赵开战,魏国败兵洗掠了涑水河谷,砍树烧火还拆了门房;幸亏主母认识一个魏国千夫长,才免了老屋一场更大的劫难。从那以后,主母一病不起,没大半年便过世了;临终前,主母拿出一个木匣,只说了一句话:“交给仪儿,也许,他还会回来。”

    留在张仪心头永远的疼痛,是母亲的那几行叮嘱:“仪儿,黄泉如世,莫为母悲。人世多难,自强为本。若有坎坷,毋得气馁。后院树下石窟,藏得些许金玉,儿当于绝境时开启求生。母字。”掘开了后院大树下的石窟,张仪拿出了那个锈迹斑斑的小铁箱。打开一看,除了六个金饼,全部是母亲的金玉首饰。张仪看得心头滴血,欲哭却是无泪。母亲留下了少妇时的全部首饰,素身赴了黄泉,没有丝毫心爱的陪葬之物。对于张仪,这是永远不能忍受的一种遗恨。他咬着牙打开了母亲的坟墓,将金玉首饰与三身簇新的丝衣,装进了自己亲手打制的两个木匣里,放进了棺椁顶头的墓厅。从那天晚上开始,张仪在母亲的墓旁搭起了一间茅屋,身穿麻衣,头戴重孝,为母亲守丧了。

    寒来暑往,在母亲陵园的小松林中,张仪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三年之间,张仪从未下山。他只有两事重叠的一件事,读书自省,为母服丧。在从楚国北上的漫漫苦旅之中,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缺陷:不是才具不高,不是学问不够,而是心志太浮。分明是不甚了了的格局,自己往往都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显然缺乏一种冷峻沉雄的底蕴。结局,便是很可能在某件事情上轻率论断,导致灾难发生。河谷山居之后,他终于想清楚了此中根源:自己还没有从名士论战的老路子中脱身出来,还没有确立谋国论政的心志根基。事情的原本面目是:自从出山入世,他在事实上便成了必须以实际成效为目标的谋国论事者,而不再是一味比拼见识高下的学馆名士;深为纵横家,谈论国事便得以后果为重,审慎思之,审慎论之。可是,他完全没有这样想,更没有事必想清而后论的准备,以致一跤跌倒惨伤若此。

    虽然从未下山,但张仪对天下大势还是大体清楚的。这也亏了绯云,她不但要与张老爹共同操持这个已经破败的家,还时不时赶到安邑打探各种消息。天下乱象已经三年,每个关节点他都要认真思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