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 第二十一章 鏖兵中原 一、山东再合纵 六十万大军压顶函谷关(2/3)
驱赶回西陲草原,夺来关中沃野、千里河西、巴蜀两郡、商於两郡分了,谁不认为是天下最大利市?

    如此一来,这次出兵攻秦分外顺当,争相向最靠近函谷关的要塞驻扎,争做前敌大军。联军主将田轸大费了一番心思。

    按照田轸会同孟尝君、春申君的谋划,此次六国大军仍然以大伾山虎牢关为大本营四面集结,距函谷关三百余里,有利于大军展开推进。但与各国主将一通气,没有一家赞同,都说阵势过分靠后,不是决战气势。魏国大将新垣衍、韩国大将申差最为激烈,坚执主张直接推进到函谷关外扎营,灭秦志气,扬我军威。赵国大将司马尚也赳赳高声:“秦国兵微将寡,此时不进,更待何时?汝等畏缩,我赵军进驻渑池!”

    一片激昂慷慨,孟尝君、春申君无奈,便由着本来无甚主见的田轸与魏赵韩三国大将在吵吵嚷嚷中重新分派了驻扎序列:赵国八万大军任前军,驻扎渑池[1],距函谷关仅三十余里;魏韩两国十六万大军任后军接应,驻扎洛阳郊野的伊阙[2]山口,距前军百里之遥;齐军楚军燕军共四十七万,任中军主力,驻扎宜阳城外的洛水北岸原野,距前军三十余里,距后军不到五十里。

    这一番分派,从大军态势看,对函谷关形成了三面包围:赵军正面对敌,齐楚主力展开于东南,恰好严严实实地兜住了秦军从崤山东出的通道;魏韩后军在正西,实际上是第二波猛攻包抄秦军的主力。伊阙通往函谷关几乎一马平川,魏韩两军熟悉地形,又有主力铁骑参战,放马一个冲锋便可直抵渑池战场。齐楚两军的宜阳驻地是一片山塬,骑兵驰骋要减速,似近实远。这也是魏韩两军甘做后军的实际原因。

    作为此次灭秦主力,齐楚两军是中军。所谓中军,是正面作战之中坚力量,驻扎位置亦在中间位置,便于策应。然则,这一次非同寻常,齐楚燕三军共四十七万中军主力,却驻扎在最拖后的宜阳。这是孟尝君与春申君的另一种想法:与秦军开战,须得稳扎稳打,以强大稳固的防守先行耗掉其锐气,而后一鼓围歼。两军会合后,孟尝君先说了自己的忧虑:“春申君,联军打仗,最怕各军裹足不前。上次攻秦,若都像燕国子之勇迈,何至于一败涂地?这次,我便学学张仪,来个自领前军。”春申君哈哈大笑:“噢呀田兄,何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