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 三、秦国君臣重新定下对赵长策(2/4)
朝会。秦昭王第一次全副衮冕,黑丝天平冠,佩起了三尺王剑,肃穆地登上了中央王座。

    “参见秦王!”举殿大臣整齐肃立,一齐作礼。

    “诸臣就座。”秦昭王一挥大袖在王案前坐定,咳嗽一声道,“诸位大臣:秦国大势已定,本王亲政理国。赖上天佑护秦国,大才范雎入秦,一谋定国,廓清大局。今日开春朝会,议定秦国拓展之大谋长策。先生已有初谋,陈述之后合朝决之。”说罢,伸手遥遥一个虚扶,“先生请。”

    范雎座席在大殿东区座席的首位,王座右首第一席,与之遥遥相对者,是左首第一位的武安君白起。虽然一个客卿坐了首席,却没有任何人惊讶。这个被传扬得高深莫测的魏国士子,究竟有无真才实学,得看他今日大谋如何。秦昭王话音落点,举殿目光齐刷刷聚到了范雎身上。

    “秦王,列位大臣,”范雎从座席站起从容拱手,咬字真切的大梁口音立即在大殿中回荡开来,“惠文王之后,武王三年猝死,秦王即位,太后、穰侯先后秉政,至今已是四十五年。当此四十五年,秦国开疆拓土,东夺魏国河内,南取楚国南郡,堪称声威赫赫。然则,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自赵国崛起,秦国相形见绌,阏与大败于赵,纲寿再败于齐。两次大败,几将武安君百战功勋消于无形。目下秦赵抗衡之势已成定局,秦国却无长策大谋。数年之间,大军无战胜之功,朝臣无奋进之气,庶民无凝聚之力,强盛之秦已有颓势。若无孝公惠文两代坚实根基并武安君军威,安知秦国不被山东六国再度锁进关内?当此之际,秦国几成外强中干虚势,若不思奋力振作,十年之后,便是亡国之期。”

    此言一出,举殿臣僚大是不悦,这位名士太得危言耸听,秦国如何有了亡国之危?当真匪夷所思。欲待反驳,急切间无由开口。此人话虽刺人,哪句不是言之凿凿?一阵粗重喘息,大殿又静了下来。

    “秦国危局,因由何在?”范雎丝毫没有因为朝臣变色而气势稍挫,依旧慷慨激昂道,“其一,在法治日渐松懈。其二,在军争不务实利。南郡之战,固夺楚国腹地,然不能供我兵员粮货,欲行秦法又鞭长莫及,几成秦之鸡肋也!阏与之战、纲寿之战,更是劳师千里损兵折将,大损强秦声威。”

    这番话更是惊心动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