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凡人主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佻民。佻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
“停!《赏刑第十七》。”
“圣人之为国也,一赏,一刑,一教。一赏则兵无敌。一刑则政令行。一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明刑之犹,至于无刑也!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
“停!”蔡泽拍案狡黠地一笑,“你言能倒背如流,老夫换个法式:王子可在《商君书》中选出十句精言,足以概观商君法治之要。嘿嘿,能吗?”
少年赵政丝毫不见惊慌,一拱手从容道:“政读《商君书》,原是自行挑选揣摩,纲成君之考实非难题。十句精髓如下: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
“一句!”场外老秦人不约而同地低声一呼。
“法无贵贱,刑无等级。”
“两句!”
“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犯国法者罪死不赦。”
“三句!”
“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故法立而不革。”
举场肃然无声,人们惊讶得屏住了气息忘记了数数,只听那略显童稚的响亮声音回荡在整个王城广场:“明王任法去私,而国无隙蠹矣!杀人不为暴,赏民不为仁者,国法明也。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故能述仁义于天下。以刑去刑,刑去事成。凡战胜之法,必本于政胜。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也,国务不可不谨也,事本不可不专也。圣人治国,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
“万岁——王子政——”全场老秦人沸腾了起来。
蔡泽矜持地挥手作势,压平了声浪,回身向大臣坐席一拱手道:“老夫已经考完,诸位若无异议,老夫公布考绩。”
“且慢!”太子傅亢声站起,“《商君书》乃国家重典,孤本藏存,本府王子学馆尚无抄本。王子政生于赵国,居于赵国,何以得见?若以讹传讹,岂非流毒天下!事关国家法度,王子政须得明白回答。”
蔡泽冷冷道:“此与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