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 大秦帝国(精华版)5 第三十六章 初政飓风 一、歧路在前 本志各断(3/10)
促间不知何以得见,故而使蒙恬出此下策。不周之处,尚请先生见谅。”

    “礼随心诚,秦王无须介怀。”

    “先生通达,嬴政欣慰之至矣!”

    简洁利落又厚实得体的几句开场白,李斯已经掂量出,这个传闻纷纭的年轻秦王绝非等闲才具。无论如何,只能凭自己的真实见解说话,至于结局,只能是天意了。思忖一定,李斯搁下茶盅坦然道:“李斯入秦,得文信侯知遇之恩,故而不计学道轩轾,为文信侯代劳总纂事务。此,李斯报答之心也,非关学派抉择。若就《吕氏春秋》本身而言,李斯以为:其书备采六百余年为政之成败得失,以王道统合诸家治国学说,以义兵、宽政为两大轴心;其宗旨,在于缓和自商君以来之峻急秦法,使国法平和,民众富庶。以治学论之,《吕氏春秋》无疑皇皇一家;以治国论之,对秦国有益无害。”

    “先生所谓皇皇一家,是何家?”

    “非法,非墨,非儒,非道;亦法,亦墨,亦儒,亦道;可称杂家。”

    “杂家?先生论定?文信侯自命?”

    “杂家之名,似有不敬,自非文信侯说法。”

    “先生可知,文信侯如何论定自家学派?”

    “纲成君曾有一言:《吕氏春秋》,王道之学也。”

    “文信侯自己如何认定?”

    “文信侯尝言:《吕氏春秋》即是《吕氏春秋》,无门无派。”

    “自成一家,可是此意?”

    “言外之意,李斯向不揣摩。”

    “本门师学,先生如何评判?”嬴政立即转了话题。

    “李斯为文信侯效力,非弃我师之学也。”李斯先一句话申明了学派立场,而后侃侃直下,“我师荀子之学,表儒里法,既尊仁政,又崇法治。就治国而言,与老派法家有别,无疑属于当世新法家。与《吕氏春秋》相比,荀学之中法治尚为主干,尚为本体。《吕氏春秋》则以王道为主干,为本体,法治只是王道治器之一而已。此,两者之分水岭也。”

    “荀学中法治‘尚’为本体,何意?”

    “据实而论,荀学法治之说,仍掺有三分王道,一分儒政,有以王道仁政御法之意味。李悝、商君等老派正统法家,则唯法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