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护持郑国出入栎阳时陡遇韩国刺客,后果岂非难料?
次日小朝会,秦王的第一道王书,是擢升郑国为大田令,爵位少上造,府邸由长史署妥为遴选,务求护卫周全。王书颁布之后,秦王沉着脸说了一句话:“郑国是大秦国宝,是富民功臣。韩国敢加郑氏部族毛发之害,教他百倍偿还。”朝会之后,蒙恬陪同李斯去了那个“该当万无一失”的地方。一过渭水进入南山官道,一进茫茫树林中护卫森严的山林城堡,李斯立即明白,也不禁大为惊讶。无论如何想不到,秦王能教郑国住在章台行宫治病。护卫郑国者,是蒙恬的胞弟——少年将军蒙毅。
旬日之后,郑国高热已退。老太医说章台过于阴凉,不宜寒湿症者久居。秦王这才亲自下令,将郑国移回咸阳官邸。李斯说,目下这座大田令官邸,地处王城之外的重臣坊区,蒙毅又专门做了极为细致的护卫部署,完全不用担心。末了,李斯兴奋地说,回到咸阳将近一月,夏田抢种已经完结,诸般国事已摆置顺当。秦王早已经说好,大田令何时痊愈,何时重臣朝会,铺排日后大政方略。
“秦王……难矣哉!”良久默然,郑国一声长叹。
“老哥哥何意?”李斯有些意外。
“你我都是山东客,老夫可否直话直说?”
“当然!”李斯心下猛然一跳。
“老兄弟有所不知也。”郑国很平静,也很麻木,盯着窗外明亮的阳光眯缝着一双老眼,灰白的眉毛不断地耸动着,“当年韩王派老夫入秦,与老夫约法三章:疲秦不成渠,死封侯,活逃秦。老夫答应了。那时,山东六国不治水,六国又有盟约,严禁水工入秦。老夫对天下水势了若指掌,知道只有秦国不受山东六国牵制,可自主治水。入秦治水大有可为,是当时天下水家子弟的共识。然则,老夫若不答应韩王约法三章,便要老死韩国,终生不能为天下治水……”
“老哥哥且慢,”李斯一摇手,“先说说这韩王约法。疲秦,是使命?”
“对。使秦民力伤残于河渠,疲惫不能东出,是谓疲秦策。”
“那,不成渠,是不能使秦国真正成渠?”
“对。只能是坏渠,渗漏崩塌,淹没农田,使渠成害。”
“死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