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 二、决通川防 疏浚漕渠 天下乐其畴矣(5/6)
  再说马兴的疏浚漕渠。

    自春秋之世,治水始兴。那时,人工开凿的水道有两种,一曰漕,二曰渠。漕者,行舟水道也,当时主要用作输送粮秣,即后世所说的运河。渠者,行水之沟也,人工开凿,引水灌田也。山东六国修筑的漕渠甚多。除秦国水利工程外,最大者是沟通河淮两大水的鸿沟。鸿沟,行舟兼行水,是最大的战国运河;各有支渠通入宋、陈、蔡、薛、曹等中小诸侯国,又通过支渠与济水、汝水、泗水三河沟通,故效用很大。各诸侯国土地拉锯战乱多发,鸿沟又分属魏、韩、周、楚、陈、宋等大国小国,很少统一维护疏通,战国末世,损毁淤塞更是严重了。王贲军水淹大梁之时,鸿沟曾一度断流,损毁更大。后来,秦军修复了鸿沟干渠,然诸多支渠却无法顾及,以致其效用大为降低。

    战国之世,另外的漕渠主要有:楚国沟通汉水与云梦泽的漕渠,沟通震泽(太湖)与江水的漕渠,沟通江南五湖间的几条漕渠(史无确指);齐国有沟通菑水与济水的漕渠;魏国有西门豹治邺时开凿的灌溉邺地的引河十二条水渠,有史起开凿的引漳水入河内之地而大富魏国的漕渠[1]。秦国的著名渠道更多:李冰渠(都江堰)、郑国渠、兴成渠及灭六国后新开的灵渠等等。到战国末世二十余年,六国濒临亡国,完全没有人力财力心力整饬农田水利,举凡山东六国漕渠,其主干水道几乎无一例外地淤塞损毁了。

    马兴漕渠工地,主要集中在两大区域:江淮之间,大河两岸。

    江淮之间,是疏通当年楚吴越三国旧漕渠。大河两岸,是疏通当年周韩魏赵齐五国旧漕渠。通连这两大区域的,正是引河入淮的鸿沟水道。事先,马兴已经将郑国的河渠图揣摩透彻;此番施工,亲自率八千士兵督导二十余万民力,再度大力疏浚鸿沟。王贲灭魏后修复鸿沟时,由于楚国尚在,实际上只修通到楚国的陈城地界而已。实际上,鸿沟的最大淤塞,恰恰在于进入淮水的楚国南段。马兴这次疏通,非但清淤加深渠道,而且将原渠道拓宽了三尺余,损毁段则全部加固重修。马兴已经听郑国说过,鸿沟将是天下唯一的一条大渠大道合为一体的南北干道干渠,正当中国腹心,决使其巍巍然用之千古。

    其余漕渠,马兴一律交给了各郡县,自己只派水工司马定期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