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始终不动北方的蒙恬大军,其根本之点,正在于以上郡、北地郡为依托,坚守最后的防线。
九原大军,实际一直驻扎在九原郡最南部——河南地南缘。
秦一统中国之后,嬴政皇帝与蒙恬反复会商,没有急于对匈奴大反击。其大局出发点,是对匈奴作战的特殊性所致。匈奴军飞骑流动,若草原之云,如不能一举聚歼其主力大军,则收效甚微;零打碎敲,抑或击溃战,结果只能是长期拉锯;若主动出击,则很难捕捉其主力。唯其如此,要大战,要聚歼其生力军,必须等待匈奴集中兵力大举南下的最佳战机。久经锤炼的秦国军事传统,给了嬴政皇帝及其大将们超凡的毅力与耐心。嬴政皇帝与北方统帅蒙恬,以及所有的秦军大将都确信:匈奴迅速膨胀,一定会对中国发起大举进攻,只在或迟或早而已。西部对匈奴夷狄之战的大胜,事实上也是等待战机的结果。
后来的事实迅速证明,骄狂的匈奴完全没有在意西部数万人的败仗。在当时的头曼单于看来,数万人的试探之战,败于一统强秦再正常不过了;只要开动匈奴主力大军南下,定然能一举打到中原大河地带。头曼单于与部族首领们很清楚:秦一中国之后,山东六国的复辟动荡很难根除;秦国主力大军又两分边陲,王翦大军远在南海,蒙恬大军远在九原,两支大军相距遥遥万里,没有互相呼应的任何可能;只要一方军情有变,大秦天下立时会显露出巨大的纰漏与软肋。头曼单于与部族首领们坚信,上天一定会赐给他们这个时机。
“王氏蒙氏一齐倒,上天之意啊!”头曼单于跳起来吼喝了一句。
“蒙恬军三十万,一群肥羊啊!”将军们狂乱地呼喊着。
间人秘密传回的匈奴单于庭大宴上的骄狂呼喊,时时刻刻激怒着蒙恬。在头曼单于们看来,王翦死了,蒙武死了,连带伤及的必然是王贲与蒙恬。如此四位赫赫大将一齐轰然崩塌,无疑是上天之意。至于李信的几万陇西军,拥有近五十万兵力的匈奴单于能放在眼里吗?
蒙恬尚未抵达,九原大军幕府已经紧张有序地运转起来了。
九原秦军对匈奴作战历经长期谋划,多方准备很是充分。更有一点,基于战时情势多变,嬴政皇帝与蒙恬早已对九原边军立下规制:无论主将是否在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