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曾经做到过,因此开创了八百年的大周盛世。”
“大唐时期的袁天罡、李淳风师徒也曾看到过一些未来的片段。”
“因此注书《推背图》,推演到千年之后。”
“甚至到了我朝,老衲也曾听闻,青田先生刘伯温卦术通神,可以推演后世六百年。”
“曾经为陛下留下批语,称大明之国运延绵六百半!”
“陛下听闻此言可是高兴坏了,毕竟这可是仅次于周朝的国祚呢。”
“没想到皇长孙殿下在生死之间,也获得了这种难得的机遇,真是可喜可贺啊。”
“不知道,殿下跳出这俗世洪流,凌空一跃后都看到了些什么?”
“如果方便的话,可否给我们讲讲?”
朱雄英听到姚广孝的话后,轻笑一声说道:
“大师,世人都传说你智谋高得近乎妖孽,释儒道三道全都精通,早在数年前你就做出了选择。”
“可否给本殿下讲讲,这大争之世的门道?”
燕王朱棣和常茂两兄弟看到这两个聪明人一直在这儿打哑谜,顿时满脸无语。
最后还是常茂率先憋不住了,沉声说道:
“大师,你想问皇长孙殿下什么,是不是自己也该先透露点什么呀?”
姚广孝看到常茂开口了,连忙说道:
“郑国公既然这么说了,老衲就献丑啦!”
“开国之前,陛下重用淮西一脉的老兄弟打天下,所以最终才能建国开元。”
“但是立国之后,必然会发现光依靠武将,是不可能治理好一个国家的。”
“并且,仅靠以前吴王府时代的韩国公、诚意伯等人,文臣明显是不够用的。”
“所以,提拔文臣就是必然要走的一个过程。”
“然而,面对淮西一脉的强大威势,这些新兴的文臣压根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朝局因此出现了一面倒的情况。”
“这个时候,陛下没办法,只能大举提高文臣地位,并且增加科举取仕的名额。”
“选拔更多的文臣来治理大明。”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些文臣大多出自江南一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