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他说道:
“这才是老成谋国之道,你说的事情咱应允了,这事情你来安排。”
说完这句话,朱元璋的眼睛再次看向沈丰,说道:
“沈老板,现在连吏部尚书陶大人都没有意见了,看来咱大明的户部右侍郎你必须得担起来了。”
他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透着期待:
“给咱把大明的商税收上来,同时打击那些吃拿卡要的地方官和利益阶层。”
“你的担子很重,好好干。”
“大明的商业能不能天清地明,就看你了,咱可是给你配备的有独立的衙门和税警团。”
“就是让你去拨乱反正,好了,待会你随户部尚书一起回去,让他给你安排税务衙门。”
说完这句话,朱元璋挥了挥手,就让他们离开了。
朱雄英这个时候,眼珠子一转说道:
“皇爷爷,朝廷已经安排诸子百家的传人进京,孙儿恐怕也要筹备这稷下学宫了。”
勤政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朱元璋略显疲惫的面庞 。
他看着一脸急切的朱雄英,轻轻叹息一声,缓缓开口。
“大孙啊,如今的情况你也知道,咱们的银子大部分都拿去充当进攻倭国的军费了。”
“要不,等倭国这一仗打完,咱们再开始建造稷下学院。”
他目光温和地看着朱雄英,试图劝说。
朱雄英却是一脸郑重,挺直了腰杆,目光坚定地说道。
“皇爷爷,您只需要给孙儿二十个工匠,然后把南山的青砖窑调拨给我五个就可以了。”
他微微一顿,语气十分笃定,“剩余的不用您管。”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大孙,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欣慰的神色。
他立马转头,对着一旁候着的贴身太监王景弘吩咐。
“去,照咱大孙说的安排下去。”
他又特意叮嘱,“这段时间,你寸步不离咱大孙身边。”
王景弘连忙躬身领命,应了声 “是”。
朱雄英安排妥当后,从东宫取出一个盒子,捧着大步走出了皇宫。
京城的街道繁华热闹,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