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一家老小五六七八口的情况,每个月除去嚼用,基本上没用剩余,
在这样的状况下,很少有人考虑享受,只会选择极致的性价比。
但白熊国不同啊,特别是这群在花国工作的专家,国内工资照发不说,花国为了留住他们,还给了超待遇的津贴补偿,其余基本生活用品又被大包大揽,不需要他们考虑,
可以说每个月都是多进少出。
人一但有了钱,追求就不同了,没钱时求温饱,有钱了求地位、求享受、求悦己,
在如今的苏维埃制度下,工农阶级至上,一切人平等,阶级体现不了地位,那总要找个参考物吧,高价物品,就成了隐形代表,
正如花国百姓也会攀比,我家有糖,你家没有,我家一个星期能吃一次肉,但你家半个月或一个月才能吃一次一样,
一样东西,既能满足虚荣心,又能满足口腹之欲,他们手里又捏着大把花不出去的钱,为什么不干呢?
京都一号的味道是与麒麟瓜和特小凤相差无几,也没有说只卖给花国百姓,可象征的意义大不相同。
麒麟瓜和特小凤哪怕放在花国市场,也多的是人去买,毕竟这个时候,不说全部国有制了,就是公私合营都没正式实施,富商还是很多的。
这个价格的西瓜,远比不上后世的天宫一角。
除了头两天包装盒消耗较少,后期包装盒的需求量急速上升,想必是回国探亲潮开始,
经过简沐涵的提点,不论张强一天给北郊农场去多少电话,魏严全都不理,但每一个从农场走出去的特供西瓜,都被仔细检查,确保品质对得起价位。
七月下旬开始,外宾商店中特供西瓜的数量逐渐减少,大部分被包装精致的运往白熊国,因为探亲潮的影响以及奥黛夫大使家的宴会,两种西瓜在白熊国已经小有名气,又是少有的新品种新鲜水果,很快赢得中高收入群体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