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的是甜菜和甘蔗,由于设备稀缺,大部分是利用土榨法,日榨汁量有限,你如果想办糖厂,不如从这方面入手。”
他的意思是直接引进设备,在甘蔗甜菜的产地建糖厂。
但简沐涵摇了摇头:
“糖厂肯定是要建的,年产20万吨,按咱们国家现有人口分下来,一人一年不过才得一斤,绝大部分还得出口,太少了。”
“我并不是想生产蔗糖。”
蔗糖再如何,数量毕竟有限,白糖更是战略物资,出口的话,太亏。
“那还能有什么糖?”
昨天简沐涵说还有别的植物可以制糖时,陈少瑾就特别好奇。
“玉米芯、甘蔗渣、桦木、燕麦壳都可以,经过特定的工艺处理,可以制成木糖醇。”
“木糖醇是代糖,口感上同白糖没有什么区别,但因为它总体上比白糖对人体更加健康,所以在后世,它的售价比白糖更高。”
“产量上来讲,是比不过蔗糖的。”
“8斤甘蔗生产1斤白糖,而20斤玉米芯才能生产1斤木糖醇。”
“听起来很不划算啊。”
这个兑换比,也太低了。
“可玉米是粮食啊,生产木糖醇不会像生产蔗糖一样占用粮食用地,玉米芯也不过是废物利用而已,不然在农村,它唯一的用途就是烧火,哦,养猪的人家或许会用来喂猪。”
这么说,似乎也没有错。
陈少瑾点头。
木糖醇由于提供的能量有限,在如今可能不如蔗糖受欢迎,但再过几十年,人们开始注重健康后,地位就会倒置。
“这是良心制糖法,还有好些造味法。”
“造味?”
这个说法好新奇。
“就是人造甜味剂,利用化学方法和一系列反应,最终制成比蔗糖甜度更高的甜味剂。”
“成本比蔗糖和木糖醇低太多太多了。”
陈少瑾听着简沐涵侃侃而谈,眼神都不太对了,
在现今一切食物都是天然食品的情况下,什么人造、什么化学方法,听起来就好像有安全风险,
他恨不得憋出一句,开厂归开厂,赚外汇归赚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