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当放水时,水便能够毫无阻碍地直接流淌进入渭水河之中。
蒸煮粟米就很费力。毕竟独立的灶台并不是特别大,蒸屉每次最多也就仅能蒸煮十几斤而已。
这种情况之下,自然就需要数量极为庞大的柴火。于是,赵业只得领着赵昌赵盛,一同前往岸边砍伐树木。
见到此景,芷兰不禁无奈地伸手扶额,心中暗自懊恼,千思万虑、百般筹谋,却偏偏将购买柴火这事给遗忘掉了。
而且今日所需要用到的柴火数量实在是太过巨大,仅凭他们现有的储备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她只好吩咐赵家赶紧驾驶着马车返回城中去购置足量的柴火回来应急。
然而,赵家听后却是摇了摇头“倒也无需特意折返回城一趟,我可以直接前去旁边的五县进行采购。那里的柴火价格可要比咱们这盛京城的便宜许多!”
芷兰顿时心生好奇“我还以为五县的百姓都去东西二市买东西呢?”
赵家解释“正因为富贵人都去东西二市,所以价格才会更高一些。这粟米在五县买一升也就五十文最多。虽说五县集市比不上东西市那般繁华喧闹,但价格却是相对便宜很多。”
芷兰微微颔首,表示明白了其中缘由“既然如此,那就有劳你辛苦跑一趟五县了。”
赵家一脸沉稳地拱手作揖,应声道:“阿姊言重了,这是我分内之事,岂敢称劳?”说罢,他接过芷兰递过来的钱财,转身便大步离去。
芷兰望着赵家渐行渐远的背影,满意地点了点头。这赵家看上去沉稳可靠,年岁与小米相差无几。想当初,在考虑人选之时,除了赵破奴之外,芷兰对于赵家的印象也是相当不错。虽说赵家的身份地位相较于赵破奴而言稍显逊色,但若是单论起家世来,赵家与小米倒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再者赵家的长相也不差,和小米站在一起的话倒也是很般配。
她一边干活一边大脑放飞,比较着赵破奴与赵家谁的人品更好些?有了赵家几人的帮忙,这活干的也快了,大家伙也都没那么累。
今日她主要是让小米和阿母上手,也是为了让她们知道该如何酿酒。蒸好摊凉的粟米,重新放进瓦罐里,扔进一块酒曲盖上盖子就算好了。
晚上赵家几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