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无需渡过渭水河,站在岸边遥遥相望,远远的突兀而起一座山峰,刺破青天,它的周围,均匀地分布着九道山梁,把它高高拱举。大夏朝把小的山梁称为嵕(zong),它因而得名九嵕山。
赵破奴感叹道”茂陵北面远依九嵕山,南面遥屏终南山。九嵕山岚浮翠涌,奇石参差,百鸟在林间歌唱,苍鹰在峰顶翱翔,流泉飞布,众山环绕。
当今陛下每年都要带着群臣,去九嵕山狩猎。”
过了渭水桥再走不久,就见茂陵的城垣与城门。她心里有些紧张,随着马车缓缓驶向城门,赵破奴随手掏出一个牌子,城门守卫立刻恭敬的退让至一边。
入了城门,入目的青石板路很宽也很干净。
越往前走,道路两旁的店面挂着旗子,有张氏织坊,曹氏织坊,宛氏织坊……诸如此类。
芷兰好奇问赵破奴“怎么这么多织坊?”
赵破奴见怪不怪道“五县各精一技,茂陵擅纺、长陵擅酒、平陵擅铁,安陵擅漆器,茂陵擅盐。每县擅长不同,技艺闻名于世。
盛京有东、西织室,织造皇室需用的丝帛,专供皇后、皇族或公卿大臣制作服饰。但百姓所穿,都是源于茂陵纺织。
茂陵织坊上百家,织工高达几千人。这还不算在私人的手工作坊。
茂陵的织工各个手艺精湛,用麻、葛、绢、帛、等丝麻织品,用绣、绘、印等各种技艺,织成各种动物、云纹、番草、菱形等花纹。或是自家用,或是用来贩卖纳税。
茂陵县有一叫陈宝光的,他自己制造了一台织花机。织出的花纹色彩缤纷艳丽,一匹价值千金。连皇后的衣裳都是找他做的。”
芷兰真是大开眼界,在上水村时她以为这个封建王朝除了落后就是贫穷。
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等她到了榆州时发现城里的人吃的用的都比她们这些农民要好太多,那时她才明白原来大夏朝也不是人人都挨饿受冻。
来了盛京她见过恢宏大气的宫殿,宽阔的御道,奢华无比的府邸,热闹高端如王府井的东西市,她又明白一件事,原来大夏朝也有人上人的生活,也有如现代一线城市那么发达的建筑。
人们穿的、吃的、用的、都不是在榆州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