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下巴,眼中流露出对自己举荐之人的十足信任,似乎已经看到了吴匡凯旋的场景。
话音刚落,袁魁从队列中走出,他轻轻冷笑一声,拂了拂衣袖,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大将军,这吴匡不过是一介有勇无谋的莽夫罢了。此次叛乱,敌军人数众多,又狡诈多端,岂是吴匡能轻易应付的?举贤不避亲,臣举荐侄子袁绍,袁本初出身名门,自幼饱读兵书,素有大志。他麾下谋士如云,能出谋划策;猛将如雨,可冲锋陷阵。若由袁绍挂帅,定能巧用计谋,以最小的代价破敌,还荆州太平。”袁魁挺直了腰板,脸上带着一丝自傲,仿佛在强调袁家的显赫与袁绍的不凡。
何进一听,脸色瞬间涨得通红,怒目圆睁,向前跨出一步,手指着袁魁,大声呵斥道:“袁魁,你休要信口雌黄!袁绍虽出身名门,可实战经验远不及吴匡。战场上瞬息万变,生死只在一念之间,岂是纸上谈兵就能应对的?吴匡久经沙场,他的实战经验可是用鲜血换来的!”何进越说越激动,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袁魁不甘示弱,向前逼近一步,双手叉腰,大声反驳道:“何进,你莫不是嫉妒袁家威名,故意贬低袁绍?吴匡不过是你安插的亲信罢了,根本难当大任!他若领军出征,只怕不仅平叛无望,还会损兵折将,让朝廷蒙羞!”袁魁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在大殿内回荡,其他大臣们纷纷皱起眉头,有的面露无奈,有的摇头叹息。
两人互不相让,你一言我一语,激烈争吵起来。何进涨红了脸,额头上青筋暴起,脖子也粗了一圈;袁魁则满脸通红,眼睛瞪得滚圆,双手在空中挥舞,唾沫横飞。大殿内一片混乱,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
就在此时,卢植从群臣中稳步走出。他身形清瘦,却气质沉稳,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有力。他神色庄重,拱手向灵帝行了一礼,缓缓道:“陛下,诸位同僚,且听臣一言。当年黄巾之乱,袁术将军表现英勇非凡。在战场上,他冲锋陷阵,不畏强敌,身先士卒,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卢植微微停顿,目光扫视着大殿内的众人,似乎在回忆当年的场景,“他率领着将士们,在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多次扭转战局。而且,他还曾巧妙运用计策,多次以少胜多,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