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的。
沐晨领了正六品的昭武校尉,沐晨也颇感意外,主要意外的是自己原本想象中的皇帝是那般不怒自威,让人望而生畏,只是现今偷偷瞧去,感觉大致也就那样。
尽管皇帝强打精神,维持着威严的仪态,但是沐晨还是看得出来,这个皇帝仿若黄昏时分那即将落下的残阳一般,已经临近末路。
武将的封赏结束过后,皇帝语重心长地说道。
“如今叛乱虽然已经平息,但是天下尚未实现全面的大治。希望诸位爱卿能够一如既往,保持忠心不二,辅佐朕治理这天下,使我朝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让国家繁荣昌盛。”
众臣纷纷跪地,齐声应诺,誓言要为朝廷效力,共同铸就太平盛世。
“陛下,臣斗胆谏言。”
樊永跪地拱手进言道。
皇帝与樊永事先已然商议得妥妥当当,现在不过是顺势走个过场而已。
“国公无需多虑,放心直言,今日皆恕你无罪。”
“请陛下为大周国本的稳固,民心的安定,早日确立储君。”
樊永说完,所有的朝臣皆为之一惊,以往谁敢提及此事谁便会身死,不过转念一想樊老将军现今都说了,再不说往后就真的没有机会说了。
“臣等附议。”
随着朝臣们在一声声附议中尽皆跪倒在地。
皇帝终于松了口,支持二皇子的藩王们已经不复存在,樊永不在乎立谁为储君,只要确立了便可以。
自己也疲倦不堪了,再也不想看到那些皇子们勾心斗角,臣子们争权夺利,结党营私。
随即皇帝挥了挥手,示意曹公公宣读立储的旨意。
““朕诸子皆怀才抱德,各有所长。其三皇子弘威,自幼聪慧,勤勉好学,仁孝之心,表露无遗。
性坚毅果敢,心怀家国天下,每议国事,见解独到,颇具帝王之姿。朕观天下舆情,盼立太子之愿久矣,朕亦深知,国赖长君,方能长治久安。
经深思熟虑,权衡再三,今特立三皇子弘威为燕王,以彰其德才,且为日后储君之选奠定基础。
望弘威能铭记朕之教诲,恪守本分,广纳良言,修身立德,勤勉为政,以不负天下臣民之厚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