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书看着有些惊讶,“这桌子怎么像是学校的课桌”
大队长叹了口气,“这几年日子越来越好了,村里的孩子也多了不少,就想着在村里办个学校,这是那会儿找木匠打出来的桌椅,后面镇上没审批下来,打的几套桌椅也就闲置了。”
附近几个村里都没有学校,要上学都得去镇上,每天光走路都得走奖金两个小时,很多孩子嫌上学辛苦,上着上着就不去了。
再加上近两年国家也不太重视上学这个事儿了,初中和高中的很多老师都被打倒了,时不时就停课。
小学稍微好一些,但也动不动就只上半天课,村里的孩子就更不愿意去上学了。
他们感觉上学也没什么用,学校的很多老师都被打倒了,可见学习也没啥好处。
还不如早早的学一门手艺,就有办法挣钱养活自己了。
大队长和村支书商量了办学校的事儿,但是村里人支持的不多,后面镇上也没审批下来,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唐清书也叹了口气,这些年对知识分子确实不太友好,镇上不批准建学校还真挺正常的。
一时之间几人都没说话,空间都变得有些寂静了。
小昭趴在桌子上,托腮看着他们。
“你们怎么了好端端的都不说话了?”
唐清书摸了摸他的头,“没事,就是突然想起了些事儿,小昭上过学了吗?”
小昭摇了摇头,“还没呢,不过妈妈说过完年就送我去上小学,到时候我就能学知识了。”
大队长笑了笑,“上学好啊,学了知识以后有出息。”
他们这边说着话,山上采摘蘑菇的行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宋母和宋余清采了一堆平菇,两人都装了半个背篓。
不少人边采还边问身边的人,“你看这个蘑菇是不是咱们刚刚看的那个”
“这个蘑菇没毒吧?”
“这个颜色一看就有毒!”
也有人会抽空回答,“没毒。”
“就是那个,没错。”
“放心采。”
……
他们边交流边采蘑菇,采摘的速度也很快。
有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