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棵竹子,在微风中摇曳。
数亩竹山内,虫鸟同鸣,分外的具有诗意。此地,正是刘伯温的居所。
此人元朝进士出身,初为县丞。
后来一系列变故,闲赋在家。
幽静的小院内,木椅上的人,身材挺拔,仪表堂堂,一抹胡须,打理的相当周到。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一双眸子十分明亮,似乎可以洞察人心,洞察天地间的变化。
“不久后有贵客临门,琏儿备下好茶,好菜,以迎贵客。”
刘伯温手上拿着,一封信。
内容就是告知这件事,笔力苍劲有力,自成一派。落款处,只有一个“陈”字。
同属于南方文脉,自然有一定联系。
这封信自然就是,那学院的院长,陈老夫子让人给带过来的。
“好的,父亲,我这就去准备。”刘琏起身就走出了院落,溪水在山间流淌,后山有笼子养着一些鸡鸭。
刘琏的身影逐渐消失在竹林石子道路上。朝着远方集市而去。
院落内,刘伯温望着天空的云彩变化,那天穹无尽云彩,隐隐约约形成一条蛟龙模样。
“真龙霸业自此立,悠闲的生活将离我远去了。”
刘伯温神秘兮兮的,这世间的豪杰的信息,在他们南方文脉间一直流通,大乱下必有大治。
这时候就需要文人了,最简单的,上边发布的政令,要能传达下去,还有各种事情,非读书人莫属。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刘伯温站了起来,走到溪水边上,望着流淌的溪水,那一朵朵浪花推着一片竹叶,随波逐流。
刘伯温感慨道:“南方文脉的意志,这次选中了我,时也命也。”
一个读书人成才何等不容易,从小到大,寒窗苦读,多少人下注,最终这些读书人,很多就成了文脉推出来的领头人。
乱世有乱世的方法,治世有治世的办法。
读书人,琴棋书画,每一个都不是草芥一般的佃户可以学习的。
刘伯温就站在小溪边,好久好久,看着浪花将一片又一片的竹叶,冲到尽头。
有的竹叶坠入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