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熟络不过。
当然了,有的荷兰商船是直接将来自荷兰的工业品运到圣彼得堡的,返回时除了除了携带丝绸和茶叶,也和装载部分金银币——从恰克图运来的丝绸和茶叶大部分都被俄国人自己消化了,没有多少可以转卖。
这样的船只才是海盗们喜欢的。
菲利普的船只就是这样的,他们先将荷兰的工业品、从印尼弄来的香料运到波兰,卖掉一部分后再运到俄国,同时会在波兰购买一些粮食,一起在圣彼得堡发卖——俄国人到处打仗,对于粮食也是大量需要的。
三年前,菲利普的船只就在波罗的海遭遇了海盗,船上的货物和钱财被洗劫一空,船员们被推到海里自生自灭,不过菲利普是幸运的,他正好碰到了一艘特鲁琴领事馆租赁的前往圣彼得堡的包船。
于是,从那时开始,菲利普就与特鲁琴汗国搭上线了。
当时邓策正好在船上,他灵机一动,请示领事馆后,为菲利普在但泽港购买了一艘旧船,让菲利普重操旧业,并在船上塞了几名情报司的特鲁琴基督徒。
这些人不是格鲁吉亚人,就是亚美尼亚人,虽然与欧洲人还是有些差别,但已经与此时的部分法国人、西班牙人相差无几了。
当然了,水手大部分都是菲利普重新在阿姆斯特丹招募的,加上一些在但泽、柯尼斯堡、圣彼得堡同样遭遇了不幸,正在等候船主招募的各国水手,就这样,菲利普重新跑这条航线已经两年了。
对于领事馆让他带几个人去圣彼得堡,菲利普也有些奇怪。
菲利普是一个四十岁的曾经在荷兰海军短暂就职的威武汉子,虽然此时的人们利用商船四处旅行,并携带家眷并不罕见,但一个法国人(迪翁),一个俄国老头(彼得诺夫),两个鞑靼女人的组合他还是头一次见到。
按照领事馆的说法,这两名鞑靼女人是迪翁的侍女,而迪翁自称是受过特鲁琴人恩惠的法国人。
不过在菲利普看来,迪翁虽然穿着男装,但也是女里女气的,倒是这两名鞑靼女人看起来并不好惹。
航行在维斯瓦河上时,船上的水手倒没有说什么,但甫一进入波罗的海,他们就闹腾开了。
此时的水手,为了避免在长期的孤独航行中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