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七章 祸起(2/3)
是有好处的,至少两年前的杨彦全不会想这么多。

    “驿公,天候尚早,不如等到午后,小人为驿公备上车马再动身不迟。”

    “无妨,我自有安排。”

    杨彦全从暗盒中取出所有家当,急匆匆的出了门。

    半个时后,官道。

    杨彦全未能找到车马,搭了一辆牛车,慢悠悠的摇向光化城。

    不多时,官道对侧来了一行人马。

    五六人衙役打扮,手持水火棍,腰间挂短刀,扛枷带锁,正向那吕驿方向而去。

    杨彦全掩面躺在牛车稻草中,心中愈发肯定祸事了。

    怎么办?去衙门找人送钱?这无异于自投罗网。

    入了大牢,任凭你有千般委屈万张嘴也抵不过红烙铁,实竹尖。

    真是流年不利,一条腿换的驿公是做到头了,为今之计只有一条路可行。

    两个时辰后,光化城。

    光化城东有几座联排大院,进出者多为老弱妇孺,每人手头都有活计,忙碌,井然有序。

    慈幼局乃朝廷所立,旨在赡养孤寡,抚养幼童。是朝廷正式的职能单位,在京有慈幼司,设从四品提常慈幼,归户部所属。在地方有慈幼局,从八品到正七品不等,与地方官制分离。

    换言之,凡入慈幼局的官吏只能在慈幼司升迁折贬。

    杨彦全与门内小吏禀明来意,不多时小吏引杨彦全入院。

    一面之缘不足道,但也是杨彦全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以杨彦全所处的阶层而言:他这两年围的人脉不足以平息此次祸事,是生是死还得看夏慈掌。

    大不了给个骚娘们当两年骈头,等她玩腻了也就罢了。

    杨彦全正襟危坐在院中石墩上,脑中思绪乱飞,忽闻堂下传来稚子读书声,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杨彦全一时间被这朗朗书声所吸引,不知不觉听了进去,搜肠刮肚的去思索文中经典出处,渐而平复焦急的心情。

    “兄台,可曾听过此文?”

    廊下走出一人,着深蓝士子长服,头戴玉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