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七章 祸起(3/3)
,手持书卷,眉清目秀,温婉如玉。

    “未曾,我在慈幼局之时传千字文以启蒙,此文简洁通达,引经据典,是为上流。”杨彦全起身向士子一拜。

    士子回礼:“关于此文还有个趣事。”

    “呃,愿闻其详。”杨彦全心思被打扰,本无意听什么趣闻,但不好没了礼节。

    “此文出于淳佑十年的一场宴会。

    时有两浙大儒郑霖,为人刚正纯良,不与屑小同流合污,在地方任职屡立功勋,二十载造桥为民,却遭奸人陷害,污蔑其屯粮图谋不轨,登台桥这一利国利民的与世壮举反倒成了奸人攻讦忠良的把柄,官家被奸人蒙骗,雷霆震动要处死郑霖。

    值此危难之际,郑霖有一位忘年交乃四明的王应鳞,此人淳佑元年中第,当年的主考官正是全相爷,应鳞兄凭借这份师生情谊给全相爷去书陈情。

    全相爷查明真伪后上书为郑霖作保,官家这才放了郑大儒一条生路。

    同年全相爷大寿,应鳞兄献《三字经》,全相爷大喜,立刻推广到各州府慈幼局,方有了今日孩童颂读之佳文。”

    “全相爷明察秋毫,王先生也有大儒之姿啊。”杨彦全叹了一声,继而说道:“兄台也是庆元府人氏?”

    杨彦全察言观色的本事不差,士子说到四明二字尤为自豪,且张口闭口应鳞兄,想来也与王应鳞相熟。

    “兄台真乃妙人,小弟鄞县史润见过兄台。”史润,字伯玉,年十七,太学生。

    “光化杨彦全。”

    杨彦全一听是四明史氏立马来了精神,当然这是面色如常的回应。

    四明史家,一门三宰相,史浩、史弥远以及如今的右相史嵩之。

    虽说倒史案对史家打击沉重,但全相爷力挺史嵩之,从京湖处置使、参政知事到如今的位置,史家复兴矣。

    “听差人说兄台寻我母亲有要事,不知是何事?”

    嗯?母亲!这骚娘们……不对,夏慈掌竟是史家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