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摊子上都是已经不流通货币,在现在人看来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所以他的摊子上是看热闹的人多,真正出钱买的人少,所以他这也算是想结个善缘,以希望张文然后多多关照自己的生意。
“您这真是太客气了,以后我会经常来的,还会把我那帮朋友带过瞧瞧,你到时候可得优惠点。”这种不要钱的片汤话,张文接二连三的甩出来。
“那感情好,我可就等着啦,您放心只要是您领来的人,我都给最低价。”摊主也是乐呵呵的应承了下来。
张文告别了摊主继续往前走,他刚才拿的那几款银币里面,有块袁大头是带着苏维埃钢印的,他好像记得这个款式的银元在后世还挺值钱的,为了不被摊主胡乱开价,他又拿了几个品相比较好的银元混在一起买了回来。
张文继续往前走,看见还有卖家具的,不过他是完全不懂,只能凑个热闹,看看别人是怎么交易的,看着买卖双方把手拢在袖子拉手谈价,张文怎么看怎么觉得有意思。
张文看了一会儿就继续向前走,又来到了一个卖书的摊子上,都是一些线装书,内容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摊主是个小老头子,留着个山羊胡,带了副老花镜。
张文上前去看了一下,他是不懂这些的,但是起风后这些书可能都要被当成四旧给处理掉,他就有了收藏之心,这个每个中华儿女都会有的民族情结,不愿自己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这么轻易的被毁于一旦。
“老人家,您摊上这些书怎么卖的?”
“你随便看看,看上哪本就随便给俩钱吧。这知识可是无价的,要不是我们家实在是揭不开锅了,我也可能把这些书给拿出来,给祖上蒙羞咯,唉……”那小老头一边挥了挥手,一边唉声叹气的。
“我把这些书全买了,您看您需要些什么,钱,还是粮食,我都可以给您。”张文看出来了,这小老头应该是家道中落了,又没什么一技之长,家里过得很拮据,最后不得不把珍藏的古籍拿出来换钱,可惜这些古籍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
“您看着给就成了,现在这些书送人都没人要,你要是真喜欢一定要好好保管这些书。”说着话老头子拿着一本书,用枯瘦的手在书的封面上不断的摩挲着,满眼的不舍又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