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可怖之物,他们是否也算读书人?”】
【“工商杂色之流不可与士人比肩而立,他们虽有小聪明,但难成大器。”】
李婉筠知道外公说这话也是考虑自己士人的身份。
江南的洛尘有多大威胁,整个朝堂的人都是清楚的。
但是所有人都清楚,可偏偏所有人又都不得不贬低洛尘。
而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李婉筠也不可能在朝中扶持和起用洛尘以及他背后的学派。
无论结局如何,自己也只能靠这些人了。
不过,在此之前,李婉筠想跟外公及其诸位大儒确认一件事。
【“外公,若是江山倾覆,孤不得不以身殉国,现在列位大臣,可有几人能随孤共赴黄泉?”】
【你的外公没有任何犹豫地回道:“士人最在乎气节,自然所有人都会追随殿下的脚步。”】
【“现在国家动乱,殿下不应再左右不定。”】
第四次推演的时候,李婉筠见大势已去,投降了老二。
结果被李怡菲百般羞辱。
这一次推演,李婉筠已经做好了决定,无论结局如何自己都要以死明志。
【你决定全面启用士人,你下令将前荆州督军闫文才处死,为其求过情的功勋贵族一律削爵罢官。】
【光昌二十二年夏末,你血洗了朝堂上的所有功勋派系,然而朝堂上的文人因为南北出身又分成了南北派系。】
【北派的大臣建议朝廷先拿下凉州,确保通往西域的商路,保证税收。】
【而南派的大臣则建议朝廷应当集中精兵顺江而下。趁着雨季潮湿,外加淮南王与朝廷是盟友没有防备,我们可以出其不意。】
【而且江南各州府的读书人对淮南王怨恨极大,我们到时候里应外合,定能破袭扬州。】
强攻凉州还是江南?
有了火药以后,朝廷也发现火药的弊端就是害怕阴雨潮湿。
夏末秋初正是南方的雨季,这个时候偷袭江南,也许能够事半功倍。
李婉筠最终决定先处理掉,让自己失败了数轮推演的洛尘。
她就不信了,难道自己每次都能在洛尘的身上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