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军事力量不强,非要去挑战军事强国。
而且夜郎自大到冒犯强大的邻国,不懂得外交,只一味地贪婪,这个国家是要亡国的。
“对于大国而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要么将你消灭,要么让你臣服!”
所谓的大国心态,飓风所至,尔等皆为蝼蚁!本身处于弱肉强食的时代,
种花家和阿美潜意识都觉得自己是故事的主角,对方是反派,然后自己方是守护的一方!
所以,两国处于这样一个心态,有几分和睦,认可彼此的实力,正视对方,也只有同一维度,才可以平等交流!
……
而在另一个时间瞄点,有师长带着学子展开了一场关于大国、小国相处之道的问答,
学子问,“自郑庄公之后,晋楚争霸,郑国于两国之间数次反复!处境尴尬!”
春秋时期,像郑国、韩国等小国,曾处于大国角逐之间的尴尬受气地位!
“如此,小国如何方能自保于大国之间?”
……
师长答,“《道德经》有言,大国者若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忍让,就可以见容于大国。”
……
另一学子反问,“郑国侍奉大国不可谓不谦卑,似也无违反老子所谓大国小国相处之道?”为什么最后还是遭到灭国的下场呢?
……
师长摇头,“有两则缘故!”
“郑国以小国自居,常有依附之心,怙强而不自立,过于依赖他国,而不求自强,最终不过式微!”
“再则,郑国于晋、楚两者之间反复横跳,见风使舵,不断改变联盟,并不能取信于两国!最终落得灭亡的下场!”
“大争之世,非优即汰;崛起之时,不进则退。”
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只有优秀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淘汰;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如果不进步就会落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