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油水’足的话,由老叔亲自成交。
这几年,老头肺病越来越厉害了,烟不离手,鼻子和耳朵的功能大不如以前,已经很少来店里了。
而我,姜天忠,也就顺势接管了古玩店所有的生意。
“姜哥,来活儿了!”
这天,十七火急火燎的来到店里,见我正跟别人谈着生意,他便收起了那激动的表情,在店里闲逛起来。
“姜老板,你蒙不了我,这东西的价格肯定高高的。”
对面的藏民操着一口很不流畅的普通话说道。
他穿的很邋遢,身上有一股很难闻的味道,这股味道很复杂。
牛羊味、酥油味、草腥味、奶香味,还有长期不洗澡的臭味。
这是典型的藏区牧民特有的味道。
这种人带来的东西,多半是真的,而且是老的。
因为藏民普遍信佛,尤其是偏远的山区,关于藏传佛教的物件,几乎都是货真价实。
“朋友!”
我学着他的语调,笑着说道:“东西不错,但是价格不能高高的,因为我也要吃饭。”
说着,我将那条‘嘎巴啦’手串还给了他。
这条嘎巴啦太棒了,我要定了,先给他来一招欲擒故纵。
“不不不……”,他不断的摇头,把手串又塞回了我的手里。
随后,伸出十根手指,“我退一步,十头,怎么样?”
我依旧笑着,直接将串儿递给了一旁的十七,示意让他也看一下。
随后跟藏民说道:“朋友,我说了,物件儿是真的,但是这个价格我还是不会收的。”
“为什么?”
“嘎巴啦这种东西很特殊,你明白吗?”,说着,我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明白,明白,姜老板,你放心,来路没问题,是我阿爸留给我的。”
“解放的时候,他在寺庙里求来的。”
接着,他开始大篇幅的讲起了关于这手串的来路和经历。
我在一旁假装认真的听着,实则心中早已进行起下一步的盘算。
讲故事,是卖古物的一种手段。
卖家为了将东西卖出,常常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