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靖宁自然浑然不知荥阳公主正在派人对他展开一番细致的调查。他踏出公主府时,日头已然高悬,正是正午时分。
肚子适时地发出几声“咕噜”叫,提醒着他该进食了。于是,他也不多做停留,径直朝着郦宅的方向走去。
回到郦宅,郦靖宁匆匆用过午饭,便一头扎进书房。接下来的几日,他如同闭关修炼一般,老老实实待在宅中温书。
四书五经自是每日必读,但如今,仅仅钻研这些还远远不够,他还得从市面上搜罗往日的各类报纸。
郦靖宁心里清楚,这科举考试,尤其是到了春闱这个层次,可和后世的高考大不相同,反倒更像是现代的公考。
在任何时代,公考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对时事了如指掌。这也正是为何参加春闱的考生,在最后一年都纷纷入京备考。
毕竟在古代,只有京城这个政治文化中心,才能让人接触到最前沿、最一手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就已经有报纸了,而且这个行业发展得还颇为兴盛。宋朝的报纸主要分为官方的“邸报”和民间的“小报”。
先说说这官方的邸报,它可是由朝廷统一管理,具体采编和发行工作由都进奏院负责。
这里的每一篇内容,都得经过枢密院或门下省严格审查,就像一道道关卡,只有通过层层筛选的信息才能刊登。
邸报上主要刊载的都是些皇帝诏令、官员任免、朝廷政事以及军事动态等官方信息,那地位,就相当于现代的政府公报。
它的发行对象主要是各级官员,普通老百姓一般是没法直接拿到手的,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内参。
不过呢,邸报的抄件偶尔也会在民间流传开来,这就成了部分士大夫了解朝政的一个途径。
而民间小报的发行可就没那么多限制了。进奏院官吏、政府中下级官员,甚至书商,都有可能私下发行。
小报的内容那可就丰富多了,不仅有朝廷还未公开的机密要事、官员任免背后的内幕故事,边疆战事的最新动态,甚至连市井传闻和花边新闻都有。
就拿上次朝堂上寇准和萧钦言被皇帝斥责,御史中丞齐牧为考生进谏的消息来说,这样的八卦消息,就是通过小报以极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