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的时间,孙策可以说是逛遍了大半的郡城。
该去的都去了,不该去的也去了。
兵工坊、仓库、军营、铁匠铺、全都看了个遍。
当天下午,孙策就下令召集了数十名铁匠。
至于去干什么,就只有孙策自己知道了。
次日。
孙策带着一众骑兵下乡,将吴县周围的乡村逛了大半。
也对吴郡的民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刚穿越时,孙策以为扬州就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
百姓们就算没有到吃穿不愁的地步,那也总能吃饱饭吧?
然而。
当孙策走了一圈之后才发现,他错了。
而且是大错特错!
扬州富饶不假,但也仅限于有钱人富饶。
普通百姓的日子其实跟其他地区没多大的区别。
一顿饭能吃上一个窝头,外加一碗粟米粥,这就算是好日子了。
搭配上一些野菜,这就是普通百姓的餐食。
至于那些佃户、贫农,能有一碗粟米粥吃就已经是谢天谢地。
像窝窝头这种垫饥的食物,平日里几乎很少吃到。
至于野菜,那东西有的是,只要愿意挖就行了。
还有就是肉食。
在那些豪强眼里,根本就上不得台面的猪肉。
确实那些普通百姓家中一年都吃不到几次的珍馐。
那些贫苦的百姓,更是几年都吃不到一点肉腥。
如此贫苦的生活,焉能称得上是富庶?
夜晚,书房内。
“伯符,你确定要这么做?”
孙坚看着孙策递过来的册子,满脸的疑惑。
“是!孩儿确定!”
“伯符,你要征兵为父自然是同意的。
哪怕为了掌控扬州,咱们也得尽快壮大实力。
可是你这给出的条件是不是太过优厚了?
只要报名参军就直接给两石粟米的安家费,咱们哪来这么多粮食给啊?
更别说还有后期的训练、兵器、甲胄等。
这新兵还没训练完,咱们的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