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但是,林修显然没有开玩笑。
他看着君臣四人,认真道:“不要小看百姓,他们虽然现在不起眼,但他们执着、坚韧,有着权贵子弟没有的品质。”
“有朝一日,当他们开启了民智,爆发出来的力量和气势,会令天下震惊!”
林修想起后世的大明,那是一个令人激情澎湃的朝代。
昔日那位放牛娃,在登基称帝后,拎着刀将那些权贵打的头破血流,打开了寒门子弟向上攀爬的通道。
致使天下才子尽入大明朝堂。
创造了唯一一个,改朝换代数百年后,还有人喊着‘反清复明’口号的王朝!
林修希望那样的‘全民狂欢’能够提前一步到来。
“民智,百姓……”
李世民喃喃低语,眼中有无限的光亮迸发。
前隋时期,杨广为了对抗士族门阀,大开科举,想让天下的寒门子弟入朝为官,与士族门阀对峙,形成平衡。
只可惜杨广魄力不足,时机也不对,最终被士族门阀反利用科举制度,一步步掌控朝堂。
不过,他不是杨广。
科举……未必就是一条行不通的路。
想到这,李世民心中多有想法。
只是场合不对,也不好拿出来与长孙无忌等人探讨。
何况,当务之急是迫在眉睫的黄河水患和筹集粮食的事情!
房玄龄见李世民给自己使眼色,顿时了然。
“黄河水患迫近,当务之急是先要筹集大量的粮食。”
房玄龄沉吟片刻,道:“老夫先行一步,回去与各部商议,早日拿出一份方案,上奏陛下。”
筹集粮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敲定的。
即便有林修出谋划策,但是细节方面,还需要朝中各部协同。
除此之外,还有功德碑、后续士族门阀的反应等等。
这些都需要房玄龄和杜如晦去费心。
“黄河周边数百万百姓,便全赖房相了!”
林修也知道轻重缓急,向房玄龄拱手一礼。
房玄龄微微颔首,与杜如晦一同离去,留下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