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的陪嫁有十八抬、七十二挑,粮食十二担,这嫁妆在县城也排得上号的之类,不像某些人家嫁闺女,连身衣裳都没给置。
杜阿银听了倒也不恼,本来她出嫁,王巧娘别说嫁妆,真就连身衣裳都没给置,说出去,她又不觉得丢人,丢人的应该是王巧娘,所以还顺带帮腔道:“可就是,像这样的就算想回娘家扫秋风都没得可能,哪里像那些有嫁妆的,回家吃娘家的用娘家的,多少都是理直气壮的。”
齐桃子让杜阿银一句话噎个半死,于是对齐富气哼哼道:“富,你听见了,你媳妇这是嫌我和芳姐了,嫌我们回来吃家里的,用家里的了。”
齐富呃了一声道:“我听着阿银分明说是在卢家那二丫头,几时是在说你,你硬要往自己身上扯,你回娘家了,她是不是连话也不能说了。”
齐桃子被齐富这番话气得差点跳起来了:“娘,你看看,你看看,富眼里还有我这个阿姐吗?”
齐大姑刚要说话,齐富却一把拉过杜阿银道:“咋,许你挤兑阿银,就不许人说话了,真是的,我还不侍候了呢。”说完齐富拉着杜阿银便往房间走,不过走了几步忽停下一转身道,“过完了元宵,你就带着芳姐儿回家去吧,你这么久不着家,姐夫就不惦着吗?”
当然,这争吵最后以齐桃子的哭闹嚎结束了。
杜阿银眼下最急的是要把吃掉的食物补充回来,毕竟程瞎子带来的那些小娃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都能吃掉不少粮食,杜阿银虽不觉得那是自己的义务,但是对这些没有父母的娃,总是不落忍。
所以杜阿银对齐桃子的吵闹并没放在心上,况且古人的亲情感和家族感很强,想这么轻易打发齐桃子母女回家也,是不太可能的,这事得寻找契机。
杜阿银没想到自己正在愁粮食的事,程瞎子带着小结巴、小癞头居然拉了一板车的高粱回来。
虽然高粱这东西真不适合人吃,但也比没有强。
杜阿银一边安排小奇、杜阿金帮程瞎子将高粱卸下车放进屋里,一边问:“大仙,你这是打哪儿找到的?”
程瞎子将最后两袋粮食拎下车,递给小奇道:“这两袋是给奕娃娃吃的精米,收好了。”
杜阿银便乐了:“居然还有这样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