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臣还没想好。”
他的眼睛告诉朱允熥,他有主意了,但是不愿意当众讲出来。
连那么多大臣都有了想法,解士仁这个谋臣会没主意么。
不能当众言明,一定是比较特殊的计策。
“散朝。”
朱允熥直接吩咐:“解士仁随朕去御书房。”
来到御书房内,没外人了,这下可以说了吧。
“解士仁,你已经有主意了,是不是?”
“圣明无过皇上。”
“说吧。”
解士仁只说两个字:“分化。”
“分化,你在来京的路上,在马车内就对朕讲过,朕和你是一个想法。可是,怎么分化,朕要听你细说。”
“皇上,可派一人去瓦剌,辅佐马哈木的亲弟弟巴尔勒,让他和马哈木争夺瓦剌大汗之位。”
瓦剌内部的战争比鞑靼要厉害的多。
早年洪武期间,马哈木就杀了自己好几个兄弟。
巴尔勒幸免于难,逃到西边去了,偏居一隅。
他手中仍有五万兵马,但已经不在瓦剌的核心地带,从瓦剌的地形上说,他对马哈木造成不了任何威胁。
马哈木之所以不一直追杀巴尔勒,是因为草原太辽阔,极难找到这支只有几万人的军队,而且,马哈木一心入侵大明,早已把他那没用的兄弟巴尔勒给抛之脑后了。
确实,巴尔勒不善征战,十年了,他从没对马哈木有任何袭击。
但是,巴尔勒也想当大汗,否则他不会带着几万人逃离。
“你知道巴尔勒的位置?”
“臣知道,因为宁王曾经驻守边境时,早就洞悉了巴尔勒的活动区域,他本可以一举击溃巴尔勒。但是,宁王存有私心,只有巴尔勒这样的人存在,他才可以一直屯兵大宁府,与大同互为犄角。”
“你的意思,朕明白了,扶持巴尔勒,不过是临时之计,让他拖住马哈木才是目的,是吧?”
“是,不过……巴尔勒也不能做瓦剌的大汗,即使派人去辅佐,也只是起到牵制的作用,只有瓦剌内部永远处于斗争之中,朝廷才能安稳。只要瓦剌不对大明用兵,鞑靼便孤掌难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