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供弹室。
动力室位于全车的最前方,乘员室则位于全车的最中央。通过乘员室后方的舱门,车组成员可以在自动装弹机故障的情况下进入车体尾部的供弹室,进行紧急维修工作。
“飞马”突击炮的车组成员一共由4人组成。
车长:安东尤丁采夫上士,负责指挥全车战斗。
炮手:维亚切斯拉夫巴拉尼科夫中士,负责操控火炮射击。
驾驶员:谢尔盖布尔卡托夫斯基中士,负责操纵突击炮行动。
武器操作员:王重雷,负责全车各种辅助设备的使用。
随着谢尔盖启动了突击炮的引擎,两台核聚变引擎的低吼声透过动力室的挡板传进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安东启动了战斗头盔的降噪功能,世界再次安静了下去。
引擎启动完成后,各个车载系统也纷纷上线。
安东将战斗头盔的数据导管插进了车载计算机的链接口。随着超神经视觉增强系统启动,突击炮外部的光学传感器直接与安东的视觉神经连接。
安东眼前的世界一下子由“第一人称”变成了“第三人称”。他的视角切换到突击炮的车顶,从这个位置,他可以360°的扫视四周的景象。
“全体汇报!”安东在通讯器里说道。
“炮手,好!”
“驾驶员,已就位!”
“武器操作员,准备就绪!”
车组成员陆续汇报道。
“飞马”突击炮的乘员舱采用横向布局。四个人肩并肩的坐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是在虚拟现实游戏室里并排开黑的电竞少年。
由于乘员舱内的噪音极大,四人都是用头盔内置的通讯器沟通。
见众人都已准备就绪,安东在通讯器里命令道:
“发车!”
谢尔盖一脚油门下去,“飞马”突击炮开始了缓慢的移动。
这头战争巨兽缓缓驶离了车位,开上了重型设备升降平台。
随着平台缓缓上升,一架“破门锤”运输机出现在前方的飞行通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