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张潮升!把新配发的导弹准备好!”
沈长冬向后面的散兵坑喊了一声。
他们班的阵地呈梅花状分布,五个小阵地簇拥着中间的反坦克导弹阵地,样子看起来就像是野战防空阵地的翻版。
按照作战手册的规定,班与班、排与排之间的阵地还应该通过壕沟互相联通,并确保每一寸阵地的上空都应该处于连级天穹护盾的保护下。
可由于这次的“作战背景”,士兵们根本来不及构筑起完善的防御体系。
就连那些散兵坑,都是用单兵掩体爆破弹匆匆忙忙炸出来的。
趴在中间那处散兵坑里的张潮升接到命令后,迅速带着一名新兵,拉下了罩在散兵坑中央的自适应迷彩伪装布。
暴露在寒冷空气中的,赫然是一具类似于六联装火箭弹发射器的东西。
这是军械局最近研发的“冰雹”集群式反坦克导弹。
虽然名字起的牛逼哄哄,可这东西从外形上来说实在是不敢令人恭维。
两块“混凝土预制楼板盖”在一起,就构成了这具导弹发射器的主体。
“楼板”中间预留出来的孔洞,就是反坦克导弹发射的地方。
在发射时,需要一名射手架好三角支架,并将一条数据传输线连接进发射器尾部的插座里。
这条数据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着一部瞄准具。
瞄准具的外形采用潜望镜结构,可以使射手躲在安全的掩体里进行射击。
按照军械局随“冰雹”导弹一起配发的使用手册,这种颇具“土木工程”气息的质朴武器竟然还配备了高大上的数据链引导系统。
只是在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下,数据链引导的可靠性远不如那根物理连接的数据线靠谱。
张潮升和那名新兵很快架设好了那具“冰雹”集群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
张潮升趴在散兵坑里,用那具潜望镜外形的瞄准镜锁定了远方的目标。
瞄准镜里的十字准星稳稳地套住了一辆圣骑兵坦克。
集成在瞄准镜里火控系统开始将目标的光学特征传输进“冰雹”导弹的指引头里。
一旦下令开火,导弹发射器里的六枚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