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周彤跟徐巧一起的悠闲时光。
但京城长阳,已经轰动一时。
毕竟是都城文人雅士公子哥贵族小姐聚集的最多。
在长阳的九楼与花阁之中,文人雅士、公子哥与贵族小姐们齐聚一堂,纷纷围绕着四王爷沈太白带回的诗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众人提及最多的,还是周桐所写的《青玉案·元夕》与《将进酒》。
“此《青玉案·元夕》,上阕把元宵的繁华热闹写得淋漓尽致,仿若置身于那花灯烟火、宝马雕车之中。下阕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是意境深远,情思缱绻,真可谓神来之笔。”
一位年轻的书生满脸崇敬地说道,眼神中闪烁着对写诗之人的才华的倾慕。
“还有那《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开篇便如洪钟大吕,震撼人心。其诗中尽显豪放不羁,仿若超脱尘世,又似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与喟叹。”一位富家千金也忍不住加入讨论,手中的丝帕轻轻晃动,脸上带着激动的红晕。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或分析诗句的用词精妙,或探讨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整个酒楼和花阁都沉浸在对这些诗作的惊叹与赞赏之中。
在皇宫那雕梁画栋、庄严肃穆的御书房内,大顺皇帝沈渊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精美的龙椅之上,四王爷沈太白则恭敬地坐在一旁。
沈渊的目光落在案桌上摆放的那些来自玉泉山的诗句上,嘴角不自觉地泛起一抹玩味的笑意,眼神中透着一丝探究与好奇。
“这周桐啊,单瞧他所作的《将进酒》,那词句之间仿若透着一股放荡不羁的豪情,‘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如此洒脱随性,似是个不拘小节、蔑视权贵之人。可朕怎记得乔儿此前前往桃城归来后,却称他阿谀奉承。四弟,你与他们有过交集,你且同朕好好讲讲,这周桐究竟是何等样人?”沈渊微微抬起手,端起那温润的茶杯,轻抿一口热茶,袅袅茶香在空气中飘散开来,他的目光则直直地投向沈太白,眼神中带着几分期待。
沈太白轻轻放下手中茶杯,坐姿端正,神色恭敬而从容,缓缓开口道:“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