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候禾乃登
“禾”指的是各种稻谷,“登”就是成熟、收获的意思。处暑是水稻成熟的时候,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处在收割中稻的农忙时节。此外,一些夏秋作物也即将成熟。所以农谚里有“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之说。
处暑习俗
处暑的脚步悄然而至,暑气逐渐退去,秋季的气息愈加浓郁。在这个时节,民间流传着许多习俗,大多与迎秋以及丰收有关。
赏秋云
处暑之后,北方暑气渐消,秋意渐起。谚语说:“七月八月看巧云。”夏日里大团的云堆,被秋风穿针引线般散化开来,变成一缕缕半透明的纱幔,一片片轻飘的绫罗。此时的天空疏朗明净,正是人们出游赏秋的好时节。秋云的美正在于它的“巧”,形态轻柔,变化灵动,当你正看得入迷时,它已在不觉间融化在秋日清澈的天空中。
开渔节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每年处暑时,也是休渔期结束的时节。渔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和准备,怀着对新渔季的期待和憧憬,迎来开渔节。人们在处暑那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表达对大海的敬畏和感恩之情;热闹的文艺表演,展现着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情;还有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一艘艘渔船驶向大海,开启新的捕捞之旅。
吃鸭子
处暑时节,气候趋于干燥。而鸭子味甘性凉,具有清热、生津、养阴的特性,食用鸭子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秋燥。北京人在处暑这天会去买百合鸭;南京人则会在家煲萝卜老鸭或红烧鸭块,带着满满的温暖与善意,送往邻家,“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俗语,是人们对健康与平安的殷切期盼。
处暑养生
春捂秋冻 不得杂病
初秋暑热尚未退尽,不宜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秋冻顺应了秋天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适宜的凉爽刺激,为冬季做好了耐寒的准备。正如《养生要集》中说:“冬季棉衣稍宜晚着,仍渐渐加厚,不可顿温,此乃将息之妙矣。”但要根据情况灵活判断穿多少衣服,要冻得适度才行,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
少辛增酸 温补清热
处暑节气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在饮食上应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少辛增酸”。减少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