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网游动漫 > 这个时代不一样 > 第94章 永恒的话题(3/6)
和分布变化明显。第一代农民工已然老去,新一代农民工改变了就业偏好,以往重体力、高收入的建筑业不再是农民工的首选,更多人从建筑业转向了服务业或返乡就业。回老家,正成为“新机遇”?

    年龄是道“坎”

    9月4日上午8点多,记者来到株洲路与科苑经一路交叉口,这里的农民工多数是从株洲路劳务市场出来的。据现场工人反映,这里曾经万人云集,现在早高峰时期也就两三千人“靠活”。人数骤减,主要是张村河沿岸改造,农民工改到城阳、李沧等地租住,“靠活”群体也因此更分散了。

    58岁的王兴(化名),从临沂来青岛20年,曾经在工地上力工、水泥工、架子工、钢筋工、瓦工都干过,现在一个月最多的时候能干二十天,活少的时候也就是十天。

    王兴口中的“活少”,也深受楼市变迁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比上年下降96。而这一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数量也较上一年减少了650万人。

    “以前一个月基本上都干满,现在干的活能少30,8月份前半个月都没怎么干,现在连干了十多天。”王兴告诉记者。

    “老家农民连化肥农药都上网买,更何况我们找活了。现在很多工人都是通过网上找活,一些熟悉的包工头,都是用微信联系,说明时间地点后集合统一去或者是自己去。”

    “只要能干动就不走,干不动了再回老家。”这两年,王兴身边有老乡陆陆续续回老家的,多数都在60岁以上,大龄农民工干不动、留不下,因为年龄是门槛,体力是“硬伤”。

    如今,人口老龄化已然影响了农民工出远门。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31岁,其中超过三成农民工年龄达到50岁。而年龄渐长,外出打工的动力愈低。从2019年起,为了更好保障人身安全,全国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6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女性无法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

    王兴解释,第一代农民工年龄基本已经在60岁以上,因此很难再进入建筑业。王兴告诉记者,一些工地的实际招聘年龄标准还要更高,很多招工网络平台上都注明了只要“55岁以下”的工人。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