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太炙热了。
“双燕姐,这是啥啊?我也想要!”这比拨算盘方便多了,里面还住了一个小人,还会报钱数,这也太聪明了。
“早就准备好了,你跟我舅舅一人一个,这上面有些功能我还在学习,像这个叉,这个横线上下一个点,这样吧,我先教你们加和减。”这个计算器学起来不难,陈杞和秦永安很快便掌握了陈双燕教的。
陈杞交完铺子里的钱,拿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后,他迫不及待带着计算器去了铺子里显摆。
这一天,陈记珠宝贵客爆满。
人人都在传,陈记珠宝掌柜的拥有一个会算账能发出人声的器物。
陈双燕带着铺子赚的钱,直接去周记珠宝把尾款付了。
随后,通过人牙子的介绍找到清州装潢手,甜水铺子和城东大铺子开始装饰、装修了。
陈双燕顺手在城东又买了一家铺子。
忙完这一切,陈双燕去了宛镇。
宛镇与清州不同,它距离大石村很近,说是镇其实并不繁华,只能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不像清州处处好光景。
陈双燕来到宛镇镇北,这里住的镇民比大石村经济水平稍好,但比不上婶娘娘家所在的村,属于宛镇的贫民窟。
这里又靠近牛宛山,牛宛山与大石头山接壤,处处不平坦,但这里的桃树很多,每年桃花盛开时,不少文人雅士会来这里作诗作画,当地的镇民靠着桃花摆些小摊也能赚些银钱补贴家用。
可是这两年,镇东开了一家雅阁,听说里面藏书丰富,布置的文人气息浓郁,又得了县令亲自书写的牌匾。
那些文人雅士皆以去雅阁为荣,慢慢的也就不去镇北了。
镇北的镇民得不到利益,决定砍了桃树种粮食。
陈双燕到达这里的时候,桃树已经被砍了三分之一,她在附近转了转,找到了组织砍树的头头。
“姑娘想要买我们的地?”吴大个诧异的停下手中砍树的动作。
“是的,凡是种上桃树的地,我都买。”目前陈双燕手头上的银子不够,但银子对她来说,不是问题。
“这……”吴大个看向身边几个朋友,他们都是这里的镇民,这么重大的事情,他也做不了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