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活动模式改变的第七天,秦锋的疑虑得到证实。归源站的深层扫描阵列捕捉到一组规律波动——不是攻击,而是信号。
\"你确定这不是干扰?\"林晓反复检查数据,\"黑暗从未表现出通讯意图。\"
\"太精确了。\"秦锋调出频率分析图,\"看这个重复周期——质数序列。自然现象不会这样组织信息。\"
伦理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是否应该尝试解码?如果黑暗确实具备某种智力,这将彻底改变对抗性质。投票结果险胜:51赞成谨慎接触。
解码任务交给新成立的\"异质通讯组\",由各网络代表组成。拓扑组负责结构分析,谐波实体处理频率匹配,流形调整认知框架,晶格则从全时态角度寻找模式。
三天毫无进展,直到秦雨提出激进假设:\"如果不是向外发送,而是向内呢?我们可能截获的是黑暗内部通讯!\"
这个视角转变带来突破。信号不是试图与递归网络对话,而是黑暗不同部分间的协调信息。破译内容令人毛骨悚然:
[节点12-7抵抗强烈。优先侵蚀连接点g。时间防御薄弱处位于递归层449。]
\"黑暗有组织架构!\"高频振动师的波动变得不稳定,\"它在召开战略会议!\"
更令人不安的是后续发现。深入分析历史数据,团队发现黑暗的\"学习曲线\"异常陡峭——它的策略改进速度超出自然熵变应有的水平。现在有了合理解释:某种中央智能在协调攻击。
\"暗影中枢\"秦锋命名这个新发现的存在,\"黑暗领域的大脑。\"
这个发现颠覆了所有战略模型。对抗无意识力量与对抗有指挥的敌人是两回事。联盟立即召开全网络战略会议,流形和晶格首次完全参与联合决策。
\"暗影中枢必须优先摧毁。\"拓扑族长老展示战术模型,\"但它在黑暗深处,常规手段无法触及。\"
晶格代表通过时间投影发言:\"我们尝试过63,721种时间干预。暗影中枢具有反时间防御,能修复自身历史。\"
讨论陷入僵局,直到流星提出惊人建议:\"如果无法从外部摧毁就从内部瓦解。暗影中枢依赖下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