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见众人已离去,她才缓缓步入。
毕竟作为外嫁女,老侯爷也有诸多考量,不愿让她在顾家人面前直接处置顾家人,以免坏了名声。
平宁郡主眉头轻皱,带着一丝忧虑问道:“父亲,其他人您打算如何处置,尤其是四房的其他人?”
老侯爷回道:“知情并参与过的人,自然是不能留的。至于四房,毕竟是顾家的人,还是要给他们一条活路的。
这些你就不要再插手了,我会让阿福去处理。”
提及阿福,平宁郡主心中稍安,这位家生子,自小跟随老侯爷长大,忠心耿耿,且历经沙场,经验丰富。
“福叔出面,定能将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
老侯爷此时又叮嘱道:“你在家的这段时间,就帮着教一下芸娘如何管家吧。她毕竟出身小门户,对于管理内宅之事,终究还是生疏的。”
平宁郡主点头应允,如今芸娘已受封诰命,侯府也有了正式的大娘子,学习管家之事,确是当务之急。
老侯爷话锋一转,又提起了另一桩事:“另外,等再过些年,鹤儿长大些,我打算把他送到汴京去,到时还需你来多加照应。”
平宁郡主闻言,心中不禁有些惊愕:“父亲,这是打算让弟弟弃武从文吗?”
齐国公府现如今处境比起襄阳侯府更惨,那是已经两代单传。
然后到现在,都还没有第三代出世,所以在平宁郡主心中,其实也已经打定了要由武转文的主意。
因此在听到老侯爷这话时,她的第一反应就表达了出来。
老侯爷也察觉到了问题,看了平宁一眼,说道:“如今朝廷重文轻武的态度越发明显,由武转文,或许也是一条出路。
况且,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顾家这些年流的血太多了。
当然,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到时还需看你弟弟自己的天赋。
不过,去汴京都是必然的,那里才是天下的中心。”
平宁郡主郑重答应道:“是,父亲,我一定会照顾好弟弟的,您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