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家人都要走,那这一路上要带的东西可不少,都得提前整理好。
另外他还需要询问一下王大儒的意见,这一年多的相处,他对王大儒的教学本事是赞不绝口的,而且又跟顾鹤相处的很好。
老侯爷自然希望王大儒能跟着一起去汴京,继续教导顾鹤。
可是,他也知道,王大儒当初来襄阳教书时就说好了,只想在这里待着养老。
不过老侯爷也没有空手过去,而是直接带了两箱宝贝,一箱是金银,一箱则是字画。
看着老侯爷这么郑重,王大儒就有些惊讶:“侯爷,您这是……”
老侯爷叹了口气,将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大儒。
他说起了赵祯的诏命,说起了西北的局势,说起了顾鹤和芸娘的未来。
介绍完情况后,才一脸惆怅的说道:“本侯知先生不愿离开襄阳,也不愿强求,只是这一去不知多少年,鹤儿恐与先生师徒缘尽。”
说到这里,老侯爷故意顿了顿,目光紧紧盯着王大儒,见他神色有所动容,就知道这事情有谱。
接着说道:“这些东西都是本侯的小小谢礼,感谢先生这些年悉心教导鹤儿。
先生的大恩大德,本侯没齿难忘,就是不知道等到了汴京,鹤儿再遇到如先生这般的良师。”
说完还不忘再长叹一口气,一副极为苦恼的样子。
王大儒也有些犹豫,对于这两箱宝贝,他倒是不太在意,到他这个年纪,对于这种身外之物,并不看重。
可是名师高徒,好弟子可是相当难遇到的,顾鹤在王大儒心中,就是那种百年难遇的。
因此再沉默片刻,终于开口说道:“侯爷,您的心意我明白了,小侯爷确实是个好孩子,我也舍不得他,只是我年事已高,怕拖了你们的后腿。”
老侯爷一听,心中大喜,知道王大儒已经心动了。
他连忙说道:“先生何出此言?您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正是宝刀未老之时。
何况,有您在鹤儿身边,本侯也放心许多。请您务必答应本侯,一起前往汴京吧!”
就这么一推二就,再加上后面老侯爷还把顾鹤给喊了过来,现场表演了一番师生情重,王大儒也